《上党参缘:神农仙遇记》 第一卷 春生(3)(2 / 2)

暮色渐浓,北斗七星愈发明亮,灵根根头的“七星”与天星共振,发出“嗡嗡”的鸣响,这声响竟与神农氏的心跳、少典的呼吸、定心潭的水声融为一体,形成宇宙间最和谐的频率。神农氏忽然领悟,真人所言的“气贯阴阳”,并非强行贯通,而是如灵根般,在潜藏中积蓄,在升发中调和,让体内之气与天地自然之气同频共振。</p>

他取出竹笛,吹奏起领悟到的“天人调”。笛声清越而温润,时而如土脉含滋,时而如木气升发,时而如金风肃降,时而如火暖水藏。少典听得出神,只见笛声化作无数光点,飞入满山草木的根茎花叶,每一株植物都轻轻摇曳,回应着这来自天地本源的乐章。</p>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夜风中时,真人的身影渐渐透明,他的声音却永远留在了太行山谷:“记住,医道之极,在于‘以人合天,以天合道’。此草虽为药石,实乃天地给世人的启示——知潜藏者得春生,懂调和者贯阴阳。”说罢,他化作一道青气,融入灵根,根身的“人形”闭目而坐,竟如一尊活的土德神像。</p>

少典望着师尊与灵根交相辉映的身影,忽然明白,今日之所遇,并非偶然的神话,而是天地借神农氏之手,向世人展示“天人合一”的真机。此刻,定心潭的水不再是水,而是五行之气的凝聚;灵根不再是草,而是天地之道的具象。而那首悄然融入笛声的诗篇,早已刻入太行的岩石,等待后世医者去解读——</p>

《参同契》</p>

太行有地精,生于混沌先。</p>

五星凝为体,六气养其元。</p>

甘温贯脾胃,青赤通心肝。</p>

一草含天道,千载悟真诠。</p>

夜色中,神农氏捧起土笼,见灵根在星光下静静安睡,根须上的朱砂土闪烁如晨星。他知道,这株上党人参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春生之道,贵乎潜藏”的真机,将随着他的足迹,传遍九州大地。</p>

第一卷 结语</p>

春回太行,木德肇启,神农氏遇真人而得人参,非为偶然,实乃天地造化待圣人而显。上党人参得土之厚,合春之生,其甘温之性、健脾之功,正应“春生”之道——在升发中蕴含潜藏,于动中求静。此卷所述虽为神话,然阴阳五行、四气五味之理,实乃中医之根;天人合一、顺时养生之旨,更是华夏文明之魂。</p>

赞诗</p>

《春参赋》</p>

太行春早觅仙踪,偶遇真人指翠峰。</p>

掌叶承天凝露润,人形接地聚灵浓。</p>

甘温入脾和三阴,土德生金贯九封。</p>

采得地精传万世,方知生杀总天工。</p>

预告</p>

春生之后,当见夏长。夏日炎蒸,火德炽盛,上党人参在骄阳下如何繁茂?神农氏又将在盛夏时节,发现此药何等妙用?且看下一卷《夏长·火德炎蒸 参气充盈》,道尽“夏养三伏”与药物气化之秘,细述五行中火土相生、气血充盈的天地真机。</p>

(第一卷 完)</p>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