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茶仙记:武陵灵草传》第1章 立春·武陵迷雾遇仙翁(2 / 2)

“土司,我们好像迷路了。”一名年长的土兵忧心忡忡地说道。</p>

田世爵环顾四周,只见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地上布满了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山谷中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更显得幽深诡异。他心中一沉,知道在这深山之中迷路,若是不能及时找到出路,后果不堪设想。</p>

此时,已是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洒下一片昏暗的光芒。寒气渐渐袭来,众人早已疲惫不堪,又饥又渴。他们带来的干粮和饮水已经所剩无几,而四周除了树木和杂草,似乎没有任何可以充饥的食物。</p>

田世爵强作镇定,安慰众人道:“勿慌,我等世代生活在武陵山中,岂会被这小小迷谷困住?大家原地休息,待明日天亮,再寻出路。”</p>

然而,他心中却明白,在这“地脉”复杂的武陵深处,一旦被“阴湿”之气笼罩,若不及时调理,恐会伤及脾胃,甚至引发疾病。这正是中医所说的“湿气困脾”,脾主运化,湿气阻滞,则水谷精微无法输布,人便会感到乏力、食欲不振。</p>

第四部分:偶遇仙翁,灵草初现</p>

夜幕降临,山谷中寒气更甚。田世爵和几名土兵蜷缩在一棵巨大的古树下,点燃了一堆篝火,勉强抵御着寒冷。然而,饥饿和口渴却如影随形,折磨着每个人的身心。</p>

就在众人几乎绝望之际,忽然看到不远处的雾气中,有一点微弱的光亮在移动。田世爵心中一动,连忙起身,朝着光亮的方向走去。走近一看,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手持一盏油灯,肩上背着一个竹篓,正缓缓走来。</p>

这老翁身着粗布衣衫,脚穿草鞋,脸上布满了皱纹,却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他看到田世爵等人,并不惊讶,只是微微一笑,问道:“诸位可是迷路了?”</p>

田世爵连忙上前,拱手道:“老丈,我等在山中狩猎,不慎迷失方向,还望老丈指点迷津。”</p>

老翁点点头,说道:“此处乃武陵山‘迷魂谷’,寻常人等误入,十有八九难以走出。不过,既然相遇便是有缘,我这里有少许‘藤茶’汁水,可解诸位饥渴。”</p>

说罢,老翁从竹篓中取出一个竹筒,拧开盖子,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那香气清冽甘甜,仿佛带着春天的气息,钻入众人鼻中,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老翁将竹筒递给田世爵,只见里面装着淡黄色的液体,清澈透明。</p>

田世爵接过竹筒,犹豫了一下,想起中医理论中“药食同源”的道理,又闻这汁水香气纯正,不似有毒之物,便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只觉那汁水入口甘苦,瞬间便化作一股清凉的津液,顺着喉咙流下,直达丹田,顿时感到口舌生津,饥渴之感消退了不少。</p>

第五部分:津液复生,五脏调和</p>

田世爵大喜,连忙将竹筒递给身边的土兵,众人轮流饮用,不多时,一竹筒藤茶汁水便被喝得精光。说来也奇,喝下这藤茶汁水后,众人只觉得一股暖流从胃中升起,迅速传遍全身,疲惫和寒冷之感一扫而空,就连因饥饿而隐隐作痛的肚子,也不再叫了。</p>

老翁见状,微笑道:“此乃武陵山灵草‘藤茶’,性凉,味甘苦,归肝、肺、胃经。春季饮用,可清肝泻火,润肺止咳,和胃降逆。今日恰逢立春,阳气初升,诸位因迷路而心火上炎,脾胃受困,此茶正好对症。”</p>

田世爵闻言,心中暗暗称奇,这老翁看似普通,却对医理如此精通。他想起中医的“四气五味”理论,藤茶性凉,属于“四气”中的寒、凉类,能清热泻火;味甘苦,甘能补、能和、能缓,苦能泄、能燥、能坚,正是清热燥湿、补益脾胃的良药。</p>

“老丈,此茶不仅解我等饥渴,更能疗疾,真乃神草也。”田世爵由衷赞叹道,“不知老丈可否告知,此茶为何有如此神效?”</p>

老翁捋了捋胡须,说道:“天地万物,皆禀五行之气而生。此藤茶得东方木气之先,吸南方火气之温,采西方金气之清,纳北方水气之润,合中央土气之厚,故能调和五脏,平衡阴阳。其叶五瓣,对应五行;其藤如丝,象征木气;其味甘苦,合于脾胃;其性清凉,归于心肺。此乃天地造化之功,非人力所能及也。”</p>

田世爵听得入了迷,只觉得老翁的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天人合一”思想,将藤茶的性味归经与五行、五脏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所在。</p>

第六部分:迷途知返,灵草护身</p>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雾气散去,阳光明媚。老翁果然信守诺言,将田世爵等人引出了迷魂谷。临别之时,老翁又送给田世爵一小捆藤茶枝条,说道:“此茶不仅可解饥渴,更能祛风除湿,消炎疗伤。土司若信得过老汉,可将其带回,栽种于容美土司辖地,日后必有大用。”</p>

田世爵接过藤茶枝条,郑重地向老翁道谢,然后带领土兵们踏上了归途。一路上,他想起老翁的话,心中若有所思。他知道,这藤茶不仅是一种草药,更是天地灵气的结晶,蕴含着深奥的中医理论。</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