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入藏准备(2 / 2)

【 修路速度起飞】</p>

有了这两样神器,工地画风突变。以前是: "班班长我我不行了"(扑通) 现在是: "老张!把你氧气瓶借我吸两口!滚蛋!自己领去!昨儿个就数你吸得最欢!"</p>

炊事班更是扬眉吐气,以前煮饭要四小时,现在四十分钟搞定。有次师长来视察,炊事班端上来的米饭居然有点糊,师长乐得直拍大腿:"好!这才像人吃的饭!以前那夹生饭,狗都不吃!"</p>

进度表上的红线蹭蹭往上窜,原先预计五年的工程,现在三年就能搞定。测绘员老周看着一天推进三百米的进度,摸着氧气瓶感叹:"这玩意儿,比十个老婆还管用!"话音刚落就被路过的女卫生员瞪了一眼。</p>

【 国际友人的震惊】</p>

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来采访,看到工人们边吸氧边抡大锤,惊得眼镜都掉了:"这这不科学!"中国工程师淡定地推了推自己的眼镜:"我们管这叫'科学修仙'。"</p>

更绝的是苏联专家团,非要体验高原作业。我们的人劝他们慢点来,老毛子偏不听,领队的伊万诺夫教授还拍着胸脯说:"我们西伯利亚汉子嗝"结果半小时后全躺平了。被抬下来时还嘟囔:"达瓦里希你们的氧气瓶卖不卖"第二天就下了五百个的订单。</p>

【 雪山上的歌声】</p>

通车前夜,战士们围着篝火唱歌。有人提议用高压锅煮火锅,炊事班长急得直跳脚:"这锅是做饭的!不是哎哟我去!"一回头发现几个小战士已经往锅里倒上红油了。</p>

第二天,全线贯通仪式上,首长讲话时突然打了个响亮的嗝——昨晚的火锅太辣了。台下顿时笑成一片,连严肃的苏联专家都憋红了脸。</p>

远处的雪山顶上,经幡飘扬。老测绘员在本子上写下最后一行记录:"今日海拔4658米,氧气充足,米饭很香,就是菊花有点疼。"——最后这句被审查员用红笔划掉了。</p>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