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南洋立国宣言(2 / 2)

校园里挤满了送孩子来的家长。橡胶园主林阿财特意给儿子定制了全套新制服,却把纽扣系错了位置。他妻子小声提醒:"当家的,扣子要对齐人中才吉利。"旁边卖鱼的陈嫂嗤笑:"又不是穿寿衣,讲究这些做什么?"两人差点当众吵起来。</p>

教室里,新来的国语教师黄婉清正在点名。当她念到"颂猜·班亚南"时,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孩怯生生举手:"老师,我汉语名叫宋爱国。"全班哄堂大笑,黄老师却红了眼眶。后来才知道,这孩子的父亲是远征军炊事兵,母亲是本地人,去年在清剿日军残部时牺牲了。</p>

课间操时发生了件趣事。当广播里响起"伸展运动"的口令,来自山区的傣族孩子们全都跳起了孔雀舞,而华人子弟则规规矩矩做广播体操。校长灵机一动,从此每天的课间操变成了"十分钟民族汇演"。</p>

午餐时间更热闹。学校提供的免费餐食是海南鸡饭配冬瓜汤,但马来裔学生阿都拉偷偷从书包里掏出辣椒酱,引得周围同学争相讨要。结果下午上课时,教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让黄老师误以为爆发了传染病。</p>

最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放学时。当孩子们排队走出校门,突然齐声背诵起当天学的《三字经》。校工老吴放下扫帚,跟着轻声念道:"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在缅甸战场失去右臂的老兵,用左手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水。</p>

【开学第一课】</p>

南洋第一小学的开学典礼上,三百多个孩子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校长吴先生敲了三次铜铃才让操场安静下来。</p>

"同学们看这里,"他举起崭新的教科书,"这是你们的国语课本。"</p>

最后一排的马来裔男孩阿卜杜拉偷偷翻开书,被密密麻麻的方块字吓了一跳。他的同桌小林凑过来,用沾着芒果汁的手指指着第一课:"我-爱-我-的-祖-国,我教你念!"</p>

教室里的电风扇吱呀作响。李老师擦着黑板上的拼音,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原来是个泰国女孩把墨水瓶打翻了。她正要发火,却见那孩子用裙摆蘸着墨水,在纸上歪歪扭扭画了个五角星。</p>

"老师,像国旗吗?"女孩怯生生地问。李老师的眼眶突然红了。</p>

【外交破冰】</p>

兔子大使馆的车队驶入曼谷时,街边卖榴莲的小贩都伸长了脖子。</p>

"听说他们的外交官特别能吃,"警卫小张对同伴嘀咕,"上次把总理府的虾饺都吃光了!"</p>

会客厅里,秃子外长陈开来正襟危坐。当那个圆滚滚的兔子大使晃进来时,他差点把茶喷出来——对方居然穿着印有熊猫图案的t恤。</p>

"哎呀老陈!"兔子大使一屁股坐下,竹椅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你们这儿的芒果糯米饭绝了!"</p>

谈判桌上剑拔弩张。兔子要求开放侨民返乡探亲,秃子坚持要先归还故宫文物。僵持到第三天,厨师老周端上一锅佛跳墙。</p>

"尝尝,福州老家的做法。"老周说。两个外交官同时伸出了筷子。</p>

深夜的使馆花园,陈友仁突然说:"其实我母亲葬在杭州"兔子大使拍拍他的肩膀,月光下两个影子渐渐靠近。</p>

【联合国入场券】</p>

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夏代表团的深蓝色西装在各国代表中格外醒目。秘书长赖伊看着递来的申请书,眼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不定。</p>

"诸位,"鹰酱代表清清嗓子,"我们认为大夏完全符合宪章第四条"</p>

大毛代表看了下兔子代表后默默的投了赞成。</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