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终章:从公主到女帝(全文完)(1 / 2)

原主是皇家公主,按理说应该十分尊贵,荣宠一生。

她人生前18年的确如此。

宣帝子嗣单薄,原主是长女,得到了许多宠爱。

可在她18岁成婚后,原主人生最大的噩梦来了。

原来宣帝的生母身份低微,一出生就被送到当时的许皇后身边,被许皇后抚养长大。

登基后,他尊许皇后为太后。

一直等太后去世,宣帝才想起早逝的生母,决定恩赐舅家。

除了给他们加官进爵,他还将宠爱的公主下嫁。

偏偏徐家唯一年龄合适的人只有徐卫。

这徐卫不但是庶出,而且容貌丑陋,性格木讷。

宣帝太想弥补生母,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抬举对方。

原主下嫁,本是满门荣耀的事情。

可徐卫生母摆婆婆款,他本人也庸俗无趣,不是她理想中的丈夫。

原主不在意驸马纳妾生子,只想关上门过清净的日子。

结果那些人蹬鼻子上脸,徐卫生母趾高气昂,对她指手画脚。

原主想和离,为了躲避驸马,她甚至搬回宫长住。

结果这种行为被朝中大臣一再弹劾,逼得原主自杀几次。

宣帝驾崩后,过继的新帝对原主十分冷漠,任由她在徐家被磋磨,刚刚30岁就病死在床榻上。

……

丁萱来的时候,宣帝刚刚给10岁的原主和徐卫定下婚约。

她二话不说,直接昏厥高烧,把生母宜贵人吓得眼泪汪汪,命人去请宣帝。

“萱儿,你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办啊?”

宜贵人哭得梨花带雨。

太医们抢救两天,丁萱依旧高烧不退,甚至开始浑身抽搐,说起了胡话。

宜贵人天天守在女儿身边,眼睛熬红了也不肯休息。

宣帝看到太医们对长女的病症束手无策,气得要降罪。

这时候一旁的冯皇后说了一句,“该不是被什么冲撞了吧?”

这下,宣帝想起来了。

丁萱是在定下婚约后突然生病,莫非两人八字不合?

宣帝命人找来钦天监,又请来了护国寺的净空大师。

“陛下,公主遭此横祸,是因为驸马刑克公主。”

钦天监正额头冒汗。

本来皇室婚事应该先问钦天监,看看双方八字是否合适。

可偏偏宣帝一心想抬举舅家,根本没想到这一出,直接把女儿许了出去。

结果现在公主快死了,他才想起来钦天监。

宣帝当然是没错,那最后一追责,岂不是他们钦天监给宣帝背锅,是他的过失?

“什么?相克?!”

宣帝这时候也有些后悔。

他有好几个女儿,只不过丁萱和徐卫年龄相仿,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才指婚。

因为高兴,有些事情他没注意,现在差点儿酿成大祸。

等净空大师进宫,测算一番,说法也和钦天监正无差。

这怎么办?

总不能把女儿的性命搭进去吧!

宣帝没辙。

可他又十分想扶持舅家,弥补自己对母亲未尽的孝道。

于是,宣帝请净空大师算一下另外的几位公主,谁和徐卫八字相合。

无论净空大师还是钦天监正,算出的结果都是荣贵妃生的福慧公主丁瑷。

虽然丁瑷现在只有8岁,和徐卫年龄差了4岁,可是大不了让男方多等一等。

宣帝当即取消了丁萱的婚约,订下了丁瑷。

在婚事取消后,丁萱渐渐退烧,慢慢恢复了神志,总算是能吃进去一点东西了。

宜贵人高兴坏了,怕女儿出事,依旧衣不解带地陪在她身边。

这回轮到荣贵妃生气了。

她的女儿金尊玉贵养大,才不要嫁给破落户!

荣贵妃是宣帝的宠妃,仗着帝王的宠爱大闹了一场,不同意这件婚事。

奈何,这回宣帝铁了心要补偿舅家。

见爱妃对徐家百般嫌弃,宣帝心里有了疙瘩。

他的生母是徐家女。

荣贵妃作为和他心意相通的女人,说徐家是破落户,岂不是嫌弃他生母,嫌弃他?!

一生气,宣帝直接下旨赐婚,并且一个月都没有去看荣贵妃。

丁萱慢慢养病,顺便听母妃讲宫里的八卦。

荣贵妃入宫后就是盛宠,在宫中连冯皇后都不放在眼里,让宫里女子受了不少委屈。

丁萱逃脱了婚事,反倒叫丁瑷陷进去,荣贵妃一肚子火没处发,便冲着宜贵人和丁萱来了。

她是贵妃,想为难一个贵人轻而易举。

宜贵人有苦难言,连带着丁萱都受了一些委屈。

这件事情宣帝不是不知道。

不过,他心里也有一点儿埋怨长女。

要是不是丁萱和徐卫八字相克,他也不用把丁瑷许配出去,更不会因此让心爱的女人伤心。

所以对荣贵妃刁难丁萱母女,宣帝假装视而不见。

丁萱对宣帝的行为很看不上。

许太后在的时候,他为什么不敢提生母?

为什么不敢提报恩?

为什么不敢赏封徐家?

那时候宣帝屁都不敢放一个,一直忍到许太后去世,才大张旗鼓地赏封舅舅,立什么孝子人设。

徐卫更是恶心,将公主丰厚的嫁妆据为己有,金钱如流水一样挥霍。

见新帝不给公主撑腰,他故意磋磨她。

任由皇家金枝玉叶吃不饱穿不暖,生病不给她请太医,导致原主惨死。

最后,徐卫得到也不过是一顿不痛不痒的惩罚。

吃绝户吃到公主头上,他怕是史上第一位了!

丁萱动了动手指,徐卫在参加诗会的时候掉进湖里,呛着肺,成了个病秧子。

这下,荣贵妃更是闹着要退婚。

她是绝对不会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

“一个卖油贱户出身的家庭,也配得上本宫的金枝玉叶?”

荣贵妃这话说完,破天荒地挨了宣帝的一耳光。

“朕的生母是贱户家里出身,你如此说,是看不起太后,看不起朕?”

宣帝敏感的心脏在这一刻剧烈爆发。

哪怕是他宠爱的女人,也不可以诋毁太后,不可以诋毁徐家。

荣贵妃因为一句气话成了荣贵人。

宣帝对徐家大封特封,还找借口斥责了荣贵人的母家。

为了打荣贵人的脸,他晋封丁萱的生母宜贵人为宜妃。

亲眼目睹了这场大戏,丁萱吃得香睡得好,很快恢复了健康。

病好后,丁萱提出想学武。

“儿臣大病一场,累得父皇和母妃担心,实在是儿臣的过错。”

“所以儿臣想习武健身,把身体练得棒棒的,以后就不会生病了。”

宣帝如今膝下单薄,没有儿子,最年长的女儿只有丁萱。

看到她恢复了活力,他痛快地答应了这个要求。

于是,丁萱开始了习武生涯。

一开始宜妃还在担心,认为女儿坚持不下来。

没想到丁萱不叫苦也不喊累,从来不娇气。

赋闲在家的靖远侯被宣帝请来当丁萱老师的时候,心里非常不乐意。

没想到短短十天,他态度大变。

靖远侯的心态从最初的陪公主玩一玩,变成了“竟然能在有生之年遇到这样罕见的绝世天才,真乃大幸”!

甚至到最后,他十分惋惜,为何福寿公主不是皇子?

要是陛下有这样的继承人,何愁北方强敌!

靖远侯起了惜才之心。

除了武功之外,他还跟丁萱传授排兵布阵的兵法。

越是深入了解公主,靖远侯越是欣喜,恨不得把自己会的全部传授给她。

两个月后,丁萱在宣帝和宜妃的见证下,正式敬茶拜师。

“师父!”

“好好好!”

靖远侯高兴得不行。

他是武将出身,奈何朝廷重文轻武,叫像他这样的武将们一直郁郁不得志。

靖远侯在这位公主眼里看到了勃勃野心,他心里生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

要是……出一个女帝,该多好啊!

之前有许太后垂帘听政,临朝称制,她治国有方,做的一点儿都不比男子差。

如果丁萱有机会——

靖远侯看向身边表情坚毅的小公主。

出一个女帝,又何尝不可?这样的事情前朝又不是没出过!!

丁萱喜欢聪明人。

加上这个师父又极有本事,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这样的人物将他闲置在京城当个无所事事的侯爷,着实是暴殄天物,浪费人才。

师徒俩四目相对,心照不宣。

荣贵人进宫后受宠多年,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打击。

她任性地给宣帝甩脸子,不肯低头。

两人这么僵持着,反倒让丁萱的母妃分得了一些宠爱,顺利怀上了身孕。

十个月后瓜熟蒂落,宜妃生下了宣帝唯一的儿子。

将皇儿抱在怀里,宣帝高兴得不行,在孩子满月后不顾大臣反对,立孩子为太子。

宜妃也母凭子贵成了宜贵妃。

后宫的阴谋手段众多,丁萱在弟弟身边放了全能傀儡。

她信奉以牙还牙,把动手的人的手段全部回敬了回去。

于是,皇后犯了头疼病,淑妃风寒后咳血不止,静贵人脸部偏瘫彻底失宠……

“公主不担心吗?”

靖远侯问道。

她有了弟弟,王朝有了太子,丁萱之前的计划全部被打乱。

她甘心吗?

“我比弟弟年长这么多,要是畏惧一个小我十多岁的孩子,那我也太没出息了!”

“师父,您多虑了——”

丁萱浅笑,毫不在意。

见她淡定从容,谈笑风生,并没将太子放在心上,靖远侯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样的气度,的确是干大事的人。

丁萱在拜师后,特地跟宣帝申请了出宫的机会。

靖远侯毕竟是男子,日常出入宫中实在不方便。

他家里有宽阔的练武场,也更适合教学。

自从宜贵妃生了太子后,宣帝极为重视他们母子,自然也对丁萱这个太子的亲姐姐越发看重。

本来没有这样的先例,可是丁萱习武后,确实健康了不少。

宣帝也是疼她的。

若是孩子真心喜欢,宣帝认为也不是不能答应。

“儿臣只要习得师父五分本事,就能保护弟弟,保护母妃!”

丁萱的小脸还有些稚嫩,可说出来的话叫宣帝听了十分窝心。

同是手足,理应这样互相扶持。

她这样做也是为了太子,很好!

“好!朕准了!”

一出宫,丁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靖远侯不单是她武学和兵法上的老师,还是她和外界联系沟通的桥梁。

师徒俩主打一个离经叛道。

赌一把,说不定能开辟新天地。

靖远侯的态度是,大不了东窗事发他被夺爵,被圈禁。

叫他看着北方的国土落在外族手里,窝窝囊囊地在京城“享福”,如同金丝笼里的鸟儿,还不如押注在丁萱身上。

“师父,别这么悲观嘛!”

丁萱笑眯眯挽弓,一箭射中了系在柳枝上,随风飞舞的铜钱。

“有志者事竟成。跟着徒儿搏一搏,说不定侯府换公府呢!”

丁萱的大饼又大又香,靖远侯听了捋着胡子“嘿嘿”直笑。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近百年,武将被文官压制太久。

他们这些人内心渴望建功立业,希望在战场上施展胸中抱负。

至于高官厚禄,封妻荫子,那都是顺带的,不是主要目的。

当然,遇到英明大方的主上,又是自己应得的好处,自然也不会主动往外推装清高。

丁萱在宫外广撒网,宫里的荣贵人感受到了人情冷暖,逐渐从恋爱脑中清醒。

自从宜贵妃平安生下太子,宣帝日日都会去她宫里探视孩子,荣贵人得到的恩宠少得可怜。

宫人看人下菜碟。

之前她还是荣贵妃的时候,给还是贵人的宜贵妃穿小鞋,挤兑她。

如今风水轮流转,不少人愿意出手,讨贵妃娘娘开心。

被冷落的一年多里,荣贵人感受到了世态炎凉。

她终于明白在这宫中若是没有皇帝的恩宠,她什么都不是。

为了3个女儿,荣贵人决定振作起来。

她梳妆打扮,月夜下亭中一舞,重新引起了宣帝的怜惜。

经历了起落,荣贵人再次侍奉宣帝的时候,极为小心仔细,说低眉顺眼都不为过。

到底是心中所爱,宣帝不过是希望她低头。

如今见荣贵人温柔小意,十分柔顺,他心里当初的火气也消了。

两人和好如初,荣贵人也成了荣妃。

眼看着丁瑷一天天长大,荣妃的内心焦急难安。

徐家不是什么好去处!

难道她女儿真的要嫁给徐卫那个庶子?

不管皇帝怎么看中徐家,一个没有底蕴没有根基的人家,哪里配得上皇家的金枝玉叶?

丁萱对丁瑷这个妹妹没有任何意见。

丁瑷乖巧可爱,见到她会甜甜地喊姐姐。

女儿并不是报恩的工具!

徐家也有和太子年龄相仿的小姑娘,宣帝要是真心抬举舅家,为什么不定徐家女为太子妃?!

徐家出一位太子妃,未来的国母,才是真正地飞黄腾达。

不过是宣帝清楚舅舅那边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