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娘就住在余家给林岁安留的屋子里。</p>
进了里间,张慧娘拉着林岁安说了好一会儿话。</p>
问她在主家好不好?何时吃饭睡觉?平日里伺候主家要做些什么?一起的丫鬟好不好相与?......</p>
林岁安都一一回答,又问起家中如何?弟妹如何?</p>
母女俩依偎在一起说着话,并没有分离八九载的生疏。</p>
聊了半晌,张慧娘从床头拿出一个大包袱。</p>
解开后,里面是一套半宽袖襦裙,还配有相应的里衣、鞋袜等物。</p>
张慧娘又拿出一支简朴的木盒,“阿娘也不知道京都时兴什么款式,就选了寓意好的样式,称了二两金子,叫县里的老首饰匠打的,只是没有老夫人赏的精巧。”</p>
说着,张慧娘将木盒打开,里面是一只精巧的葫芦头金笄。</p>
林岁安拿出来瞧了瞧,凑近张慧娘,弯了弯眉眼,小声道:“老夫人赏的精巧,但不如阿娘给女儿的这个,重。”</p>
“淘气,可不敢叫旁人听了去。老夫人给你什么,咱们都没有嫌的道理。”张慧娘摸了摸林岁安的脑袋,又道:“你试试,看看衣裳合不合身。”</p>
说完,张慧娘便起身去外间,让林岁安在里面儿换衣裳。</p>
林岁安平日里穿的衣裳,都是窄袖的上杉下裙。干净利落,做事方便,半宽袖的襦裙倒是少穿。</p>
林岁安换好衣裳,在铜镜前看了眼,倒是十分合适,便绕出屏风到外间来。</p>
余梦非不知何时也来了外间,正同张慧娘说着话。</p>
见林岁安出来,两人齐齐看过来。</p>
张慧娘忙起身,拉着林岁安左右瞧了瞧。</p>
“合身,我儿穿上真好看。”张慧娘笑着赞道,“还得是你干娘,不然娘都不知道你穿什么尺寸的衣裳。”</p>
余梦非也点点头,“是不错。不过,得先换下来。外头已经来了宾客,也快到及笄礼的时辰,咱们该去准备着了。”</p>
林岁安点点头,又匆匆去将衣裳换了回来。</p>
临近午时,余家正堂中设了香案,摆上了香炉、烛台、酒水、鲜果、肉脯等物,香案上供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p>
张慧娘为正宾。</p>
林定山为主人。</p>
余梦非为赞者。</p>
观礼之人有余传文秦月夫妇,张成业、赵兴昌、还有早已回了京都的白夫人,以及周围与余家相熟的几个邻里婶子。</p>
林岁安仅用绢带束发,站在屋子中间,焚香叩拜。</p>
张慧娘净手后,从余梦非手中接过一套素色衣裙。</p>
这是秦月为林岁安准备的采衣。</p>
换采衣,示以童稚之终。</p>
换上采衣,便意味着不再是孩童。</p>
林岁安换下日常服饰,张慧娘给她梳双鬟髻,用木笄固定。</p>
后,二人又回到正堂。</p>
林定山十分紧张,他头一回给自家姑娘办及笄礼,准备的致词背了无数遍,生怕出错。</p>
待林岁安站定,林定山便一脸严肃地道:“今以吉辰,始尔加笄,庶几从礼,毋忝尔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