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大项的建设就更繁琐了,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p>
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重工业的核心表现就是投资大,见效慢。像轻工业,建个纺织厂、面粉厂,几个月就能投产,短期就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p>
仅透过赵刚的汇报,就工业建设的艰难深有体会了。</p>
华北的钢铁厂光是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高炉就花了三个月时间,投入的钢材和人力不计其数,可到现在,日产量也才刚刚达到战前水平,想要实现翻倍,还得投入设备跟人员。</p>
无论怎么看,半年的变化很大,但变化又不足以引起质变。</p>
我们的工业基础还是太薄弱了,就算按照现在的进度稳步发展,想让麾下的工业能力翻倍,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p>
重工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投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p>
可眼下的局势,根本不允许他李峰慢慢来。</p>
谁来给他三年五年,谁来给他10年八年?</p>
“所以,最佳的方案不是埋头执行现有的建设计划,而是抢夺。” 李峰的声音突然变得锐利起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仅下半年从苏维帝国搬迁过来的设备、工厂,就抵上第八战区所有还多。”</p>
“夺回满洲工业区,把小日子在关外建设的工业拿到手上,这远比我们自己辛辛苦苦干两年三年有效得多。”</p>
“问题总是殊途同归的。”</p>
“要解决国内的麻烦,必须解决日军。”</p>
“要实现工业的突破,还得解决日军。”</p>
小日子在满洲的工业建设虽然是为了掠夺资源,但客观上也形成了强大的工业基础。如果能把这些工业成果据为己有,确实能省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快速提升自己的实力。</p>
李峰得了一次好处,实在不想闷头苦干了。</p>
闷头干了两年,辛苦积累的绥远军工,还不如搬迁苏维帝国工业区的一半。</p>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李峰的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又有几分狠劲,“老实人干不成大事儿。在这个乱世,想要快速崛起,就得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哪怕手段激进一些也在所不惜。”</p>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有必要把拿下满洲提上日程,夺取日本人留下的工业区,填补我们自身工业的不足。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提上议程,早一天拿下,我们就多一分胜算。”</p>
赵刚沉默片刻,提出了自己唯一的疑问:“此时在远东掀起大战,东线战场是否会受到影响?东线的老大哥不是打得正激烈跟艰苦吗?我们在这边动手,会不会让他们分心,甚至影响到整个战局?”</p>
“老大哥?”</p>
李峰听到这三个字,不由得冷笑一声,</p>
“呵呵,我可从没把他当老大哥。苏维帝国跟我们不过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他们有他们的利益诉求,我们也有我们的战略考量,谁也别想把谁当枪使。”</p>
苏维帝国跟汉斯帝国的苦战还会持续,守住了第一波攻势后,苏维帝国尚能维持战线。</p>
这时候战场就跟绞肉机一样,别说一个方面军50万人了,就是500万人填进去,也不过是战线上的一堆碎肉。</p>
李峰可不想当这个倒霉蛋。</p>
必然会采取保存实力的打法,战略收缩,稳住阵线就ok了。</p>
只要汉斯帝国不打他,他就坐山观虎斗,暗中拿下工业区跟油田,坐拥黑海望大洋,甚至还能考虑组建一下近海舰队。</p>
搭配他即时战略视野的挂,在当前阶段的海战,用一个字形容就是无敌。</p>
“那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做准备了。收集满洲工业区的情报,了解日军的防御部署,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这些都需要时间。”</p>
“没错。”</p>
“这件事就交给你和楚云飞一起负责,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来。我会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和物资,支援你们的行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