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96章 陈苦补天,收巨鳌而立四极!(1 / 2)

五色石虽然也是奇珍异宝级别的存在。

但若是比之这玄黄功德珠,自然还是差了许多。

陈苦设想着。

若是以玄黄功德珠来补全残缺的天地,是否能够保留大部分的先天灵气呢?

此外,还能以功德之光照耀世间,使得众生的修行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故而,才如此行动起来。

此珠乃功德所化,是天地意志的嘉奖,其本质与洪荒世界同根同源。

以它来补全天地,不是堵,而是“生”。

是让残破的天地,以功德为养料,自行生长、愈合。

如此,不仅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住残存的先天灵气,更能让功德之光普照大千,润泽万物。

众生修行所受的影响,将被降至最低。

一个念头,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

陈苦选择了那条更艰难,却也更慈悲的道路。

这个决定不需要任何犹豫。

他心念微动。

轰!

无形的法则秩序在他的意志下被引动,瞬间凝聚,化作了有形的大道神火。

那火焰并非赤红,也非金灿,而是呈现出一种混沌未开的色彩,其中有万千道则符文在生灭,在沉浮。

这等火焰,足以焚尽大罗,融化万物。

乾坤鼎被他召出,悬于身前,古朴的鼎身之上,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的纹路一一亮起,仿佛一个完整的宇宙在其中运转。

大道之火落入鼎中。

霎时间,乾坤鼎内光焰滔天,那炽热的温度并非作用于肉身,而是直指神魂与真灵,仿佛要将人的道与法都一并点燃。

接引、准提、红云三人立于远处,神色凝重到了极点。

他们清晰地感知到那火焰中蕴含的恐怖力量,那是足以威胁到他们圣人之躯的本源道火。

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唯恐惊扰了陈苦。

他们都明白,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其意义之重大,甚至超越了一场圣人之战。

这关乎洪荒未来的走向,关乎天地间亿万万生灵的命运。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没有法则的剧烈碰撞。

玄黄功德珠坠入火焰,竟没有半分被熔炼的痛苦与挣扎。

它只是静静悬浮,周身散发出的玄黄光晕愈发柔和,仿佛在主动接纳,在自我奉献。

鼎内的道火,此刻也不再狂暴。

它们化作了最温柔的丝线,一丝一缕地缠绕上功德珠,不是在焚烧,而是在分解,在引导。

陈苦的双眸之中,倒映着鼎内的景象,无数大道符文在他瞳孔深处流转、推演。

他的神念与整个乾坤鼎,与鼎内的大道之火,与那枚玄黄功德珠,彻底融为一体。

这是一场精妙到极致的操控。

多一分力,则功德溃散。

少一分力,则神珠不化。

他必须将功德珠内蕴含的天地功德与世界本源之力,完整无缺地提炼出来,再将其转化为一种能够与洪荒天地完美相融的形态。

这个过程,容不得丝毫差错。

时间,在这一刻失去了意义。

或许是一瞬,或许是千百年。

鼎内的景象在不断变化。

原本璀璨夺目的玄黄功德珠,其固有的形态逐渐消失。

它在火焰的包裹中,先是化作了一滩液态的玄黄浆液,浆液中有点点功德金光闪烁,如同黑夜里的繁星。

而后,浆液开始蒸腾,化作了最纯粹的玄黄二气。

玄气上升,黄气下沉,在小小的鼎内空间中,竟隐隐重现了天地初开时的景象。

最终,玄黄二气再度交融、盘旋、压缩。

终于。

某一刻,鼎内所有的光焰尽数收敛。

陈苦一直紧绷的神情,终于舒展开来,一抹淡淡的笑意浮现在他嘴角。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

那口气息悠长,带着一种完成浩瀚工程后的释然。

接引、准提、红云三人心头一紧,立刻将目光投向乾坤鼎。

只见鼎中,已不见了功德珠,也不见了道火。

唯有一团物质静静悬浮。

那是一团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物质,流光溢彩,变幻不定。

它时而呈现出混沌的形态,时而又演化为日月星辰,时而又凝聚成山川河流。

它散发出的光芒,无比柔和,却又蕴含着一种至高的威严与慈悲。

那光芒照在人身上,能平复一切心绪,能抚平一切创伤。

这,便是功德本源与世界本源的完美融合体。

陈苦心念再动。

“去。”

他对着那团物质,轻轻吐出一个字。

那团流光溢彩的物质,从乾坤鼎中缓缓飞升而起,朝着天穹之上那巨大的创口飘去。

它飞得很慢,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意志。

当它触碰到天穹裂痕的瞬间。

整个洪荒天地,万籁俱寂。

时间与空间,在这一刻被按下了暂停键。

风停了,水止了,肆虐的地火风水,咆哮的九天弱水,都在这一刻凝固。

紧接着。

自那团物质之中,亿万万道玄妙莫测的大道符文,如潮水般汹涌而出。

那些符文不是后天凝聚,而是先天而成,每一个符文都代表着一条最基础的天地至理。

它们如同一尾尾金色的游鱼,主动找到了天地间那些破碎的法则链条。

它们烙印上去。

咔嚓!

一声轻微却又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洪和每一个生灵心底的声响。

那是法则断链被重新接续的声音。

原本破碎、混乱的法则,在这些大道符文的修补下,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修复、被重塑,甚至比以往更加坚韧,更加完善。

这还不是结束。

随着那团物质的彻底融入。

整个洪荒天地之间,凭空多出了一种玄妙至极的力量。

这股力量温和,却又无处不在。

它渗入山川,渗入河流,渗入空气,渗入每一个生灵的体内。

山川大地,因此而变得更加稳固。

江河湖海,因此而变得更具生机。

天地间的生灵,无论修为高低,无论种族为何,都在这一刻感受到了一种源自世界本身的安宁与祥和。

那是一种来自母亲的抚慰。

天空中的裂痕,在愈合。

倾泻而下的九天弱水,在倒卷回天河。

暴虐的地水火风,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抹平,重新回归了它们应有的秩序。

看着这神迹般的一幕,接引、准提、红云三人,脸上的凝重早已被震撼与惊喜所取代。

他们设想过无数种补天的方法,却从未想过,竟有人能用如此完美,如此轻松的方式,来弥补这天地的创伤。

这已经不是补天。

这是在……重塑天地!

“好,太好了!”

红云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那是极致的激动。

“不愧是陈苦道友,竟有此等神异手段,补全天地。”

他的赞叹发自肺腑。

一旁的接引、准提二人,也是缓缓点头。

他们的动作很轻,但眼神之中,却满是无法掩饰的赞许与欣慰。

这一刻,他们对陈苦的认知,再度被拔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

另一面。

太素天,娲皇宫中。

此地万古恒常,清净无为,大道的气韵如同呼吸,每一次流转都涤荡着亿万里的虚空。

宫阙深处,女娲圣人高坐云床,周身道韵自成一界,隔绝了时光的冲刷与因果的沾染。

她的眼眸,比最深邃的星海更为浩瀚,倒映着诸天万界的生灭轮转。

然而就在方才,那双古井无波的圣人眼眸,第一次泛起了涟漪。

一道横贯天地的玄黄功德金光,竟是穿透了太素天的界壁,映照在了这片永恒寂静之地。

那光芒,并非蛮横闯入,而是带着天道至理的煌煌之威,堂皇正大,让一切大道为之避让。

女娲的身形,在这道功德金光映照的刹那,微微一滞。

环绕她周身的圆满道韵,出现了一丝极细微的凝顿。

她那张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绝美面容上,先是浮现出一抹纯粹的愕然。

圣心澄澈,映照万物,本不该有此情绪。

可眼前洪荒天地间发生的一幕,却实实在在超出了她的推演与定数。

“这……”

一声轻吟自她唇间溢出,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惊异。

“这小子是抢了本宫的气运与功德了?!”

女娲终于忍不住,将心中的念头化作了低语。

这声音在空旷的娲皇宫内回荡,却又瞬间被无处不在的道韵所消解,仿佛从未出现过。

她的表情变得古怪起来。

那不是愤怒,也非嫉恨,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

就像一个棋手,早已算定了棋局的百般变化,准备落下那决定乾坤的一子,却发现棋盘上凭空多出了一只手,以一种自己从未设想过、却又无比精妙的方式,提前终结了棋局。

她本已准备炼石补天。

先天五色石已在掌中蕴养,只待时机一至,便要出手平定这场席卷洪荒的浩劫,以此获取无量功德,为妖族谋求一线生机,也为自身大道更进一步。

这是天道大势,是她的机缘,亦是她的责任。

可现在,这份机缘,这份责任,这份本该属于她的泼天功德,被一个后辈,截取了。

换做任何一个准圣大能,面对这般断绝道途的截胡,恐怕早已是怒火攻心,杀意沸腾。

但女娲毕竟是圣人。

她念头一转,心中那丝古怪的情绪便迅速沉淀下去。

责怪?

没有必要。

记恨?

更是无从谈起。

补天之举,乃是救世。

此乃煌煌正道,至公无私,是针对整个洪荒天地的无量功德,而非某人某族的私产。

天道只认功绩,不认名姓。

只要能挽救这方天地,谁来做,天道便会垂青于谁。

这本就是一场开放给所有大能者的考验,只不过,在所有人都还未反应过来,或者还在权衡利弊之时,她女娲洞悉了天机,并准备付诸行动。

而那陈苦,不仅同样洞悉了天机,其动作甚至比自己这位天道圣人还要快上一分。

这才是最让女娲感到惊异的地方。

况且……

女娲的圣人神念,早已跨越了无尽时空,落在了那定住天之痕迹的物质上。

玄黄功德珠。

只一眼,她便看穿了其中的本质。

那并非单纯的物质填补,而是以无上功德为引,调动天地玄黄之气,重塑了那片区域的天地法则。

其效果,比她用先天五色石熔炼之后强行补上,要高明太多。

五色石是“补”,是外力弥合。

而这玄黄功德珠,却是“生”,是让天地法则自行修复、衍生,不留半点瑕疵,圆融无碍。

一种是高明的外科手术,一种是激发自身潜能的再生。

高下立判。

即便是她亲自出手,论及对天地修复的完美程度,也断然无法与此相比。

从这个角度看,洪荒天地由陈苦来补,获益更大。

天道降下的功德之盛,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此一来,她又有什么理由去计较?

难道要说,你的方法比我的更好,所以你错了?

她女娲,不至于如此。

短短片刻之间,女娲心中的诸多念头已流转了亿万次。

最终,她眼中的愕然与古怪尽数褪去,化为一片澄明与释然。

云床之上,她微微舒展了身躯,周遭凝滞的道韵重新开始流淌,甚至比之前更加圆融自如。

心境上的一点波澜,对她而言,未尝不是一种修行。

既然天已补,浩劫已平,她自然也就不再急切。

只是,一个全新的疑惑,浮上了她的心头。

陈苦……

对方到底是哪里来的玄黄功德珠,哪里来的捷足先登?

女娲的圣心之中,再次对陈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忽然想到了什么。

面色微微一动。

而后,她却是一步迈出。

身形未动,人已消失在云床之上。

下一瞬,她的身影便直接踏出了太素天的界壁,跨越了混沌与天地的界限,前往那风云变幻的洪荒天地之中去了。

……

洪荒天地,万籁俱寂。

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种死寂。

风停了,云滞了,连时间长河的奔涌,都似乎被冻结。

亿万万生灵,无论身在何方,无论修为高低,此刻都做着同一个动作。

抬头。

望天。

那道横贯了整个天穹的巨大裂痕,是烙印在所有生灵瞳孔中的唯一景象。

它不再流淌混沌,却依旧狰狞,是天地一道无法愈合的创口,向外渗着绝望与死气。

高天之上,那道身影,陈苦。

他成了这片死寂天地中,唯一的动点,唯一的焦点。

洪荒众生的目光,穿透了无尽时空,汇聚于他一身。

那目光里,不再有之前的震撼与茫然,只剩下一种近乎燃烧神魂的期待。

他们已知晓了陈苦的用意。

那悬浮于他身前的玄黄功德珠所化的物质,便是唯一的希望。

那物质流转着温润厚重的光华,一种难以言喻的祥和气息,正无声地弥漫开来,安抚着众生因恐惧而战栗的元神。

这股气息,是天地间最纯粹的善意,是大道对补天之举的认可。

可即便如此,那份源自灵魂深处的恐惧,依旧无法彻底根除。

“天呐……”

一名刚刚历经血战,浑身浴血的妖族大圣,声音嘶哑干涩,他望着那道裂痕,瞳孔收缩。

“陈苦前辈此举,能够成功么?!”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这片诡异的寂静中,清晰地传遍了不知多少生灵的心底,引发了山崩海啸般的共鸣。

是啊,能成功么?

这个问题,是悬在所有生灵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若是无法补天完成的话,那依旧会有九天弱水倾泻,致使无数生灵遭劫的。”

一名隐世多年的老祖,从道场中走出,他经历过数次量劫,见惯了生死,此刻语气中也充满了沉重。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天穹裂缝背后,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九天弱水,鸿毛不浮,元神触之即灭。

一旦倾泻,整个洪荒大地,都将被化作一片死域。

“唉,谁能想到,这一次的巫妖终战,竟然会发展到这般同归于尽的地步。”

“如此严重的后果,可是当初的数次量劫,都从未达到的啊。”

一道道话语声,在各处响起。

这些声音里,有深深的感叹,有无尽的后怕,更有对始作俑者的愤恨。

此话毫不夸张。

毕竟,当初的龙汉初劫,龙、凤、麒麟三族争霸,血染山河,天地为之色变。

道魔之争,更是险些颠覆了玄门正统,让整个洪荒的未来走向另一个方向。

那几次量劫,虽然也可怖绝伦,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但那终究是生灵之间的争斗,是在“天道”的框架之下。

可这一次,不同了。

天柱,断了。

天,塌了。

这是釜底抽薪,是掀翻棋盘。

巫族那些匹夫,简直是想要让天地众生都为之陪葬。

不少生灵的心中,都忍不住如此腹诽一句。他们对巫族的蛮横与疯狂,有了最直观、最惨烈的认知。

不过,幸好。

就在这亿万万生灵屏息以待、望眼欲穿的注视之下。

就在那份担忧与恐惧即将攀升至顶点的一刻。

变故,陡生!

高天之上,陈苦身前的玄黄功德珠,光芒陡然炽盛了亿万倍。

那光芒不再是温润的金色,而是化作了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神圣色彩。

嗡——

一声仿佛来自开天辟地之初的宏大道音,响彻寰宇。

玄黄功德珠所化的物质,崩解了。

它没有炸开,而是主动、温和地分解,化作大片大片的神圣物质。

那些物质,是流动的光,是凝固的道,是天地间最本源的精华。

它们汇聚成一条璀璨的光河,主动朝着那道狰狞的苍穹裂缝倒灌而去。

所有生灵,都下意识地瞪大了眼睛,连呼吸都忘了。

他们的视线中,那条神圣的光河,此时已经逐渐融入到破碎的苍穹之中。

滋啦——

一种奇妙的声音响起。

像是滚油泼在冰雪上,又像是枯木逢春,抽出新芽。

先前那一道触目惊心的巨大裂缝,在神圣物质的填充下,那些破碎的、犬牙交错的天地壁垒,开始被熔铸、被抚平。

裂缝,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愈合。

自裂缝深处渗透而出的那种冰冷、死寂、不祥的混沌气息,在玄黄功德之光的照耀下,节节败退。

再无任何一丝不属于洪荒天地的气息垂落而下。

那股悬在所有生灵心头的致命威胁,消失了。

天地间那令人窒息的死寂,被打破了。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一名年幼的人族,他愣愣地看着天空,然后用力地揉了揉眼睛。

紧接着,他身旁的老者,浑浊的眼眶里,滚落两行热泪。

“成功了……”

“天……补上了……”

这两个词,带着颤音,带着哭腔,带着一种释放了所有压力的虚脱。

一瞬间,整个洪荒天地,仿佛从一幅静止的黑白画,猛然注入了最绚烂的色彩。

无数生灵,先是呆滞,而后,一种难以抑制的狂喜,从他们每一个毛孔中喷薄而出。

这让众生暗自长舒一口气。

那口气,憋了太久太久。

有大妖仰天长啸,啸声中满是喜悦。

有修士瘫软在地,放声大哭,泪水与鼻涕糊了一脸,却毫不在意。

更多的人,则是相拥而泣,或者冲着天空那道已经变得模糊的身影,深深叩拜。

眼下看来,陈苦似乎是已经成功了。

顿时,众生的脸上,更加欣喜若狂,劫后余生一般。

这种感觉,远比自己突破一个大境界,远比自己得到一件先天灵宝,要来得更加猛烈,更加深刻。

那是失而复得的珍贵,是家园未被毁灭的庆幸。

他们在这洪荒天地修行了无尽岁月,早已将这片山川,这片云海,这片星空,刻入了骨髓与神魂。

若是有的选择,自然也不想眼睁睁的看着此方天地就此破碎。

高天之上。

接引、准提、红云三位圣人,立于九霄云端,俯瞰着那被玄黄功德珠弥合的天穹裂隙,神色各异。

金光渐渐敛去,破碎的法则在功德之力的伟力下重新编织,一场足以葬灭洪荒的浩劫,似乎就此终结。

“呵呵,我佛门弟子,当有此等胸怀与魄力。”

接引面容上的疾苦之色消散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欣慰。

他的目光穿透虚空,落在陈苦身上,又扫过下方大地之上那些正在诵经的佛门弟子。

劫气与怨念,那些巫妖二族亿万年争斗所积累的毒素,正在被一道道祥和的佛光净化。

东方天地,经此一役,元气大伤。

而他西方佛门,却借此机会,将根基深深扎入这片曾经难以涉足的沃土。

“补天之功,教化之德,此番我佛门气运,当有一次空前的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