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道(1 / 2)

琼楼玉宇,方寸之地纳乾坤,显化于虚实之间。

熟悉的小院之中,聚集着一众熟悉之人。

元易将自身的道土也安置在了这一方道土之中,这由大道之力凝练而成的特殊诸天,与外在所见全然不同。

大道变化无定,道不同,所见自不同。

随心显化,众生所见,便是众生之相。

“元易师弟,你开辟这道土,不止是为了让不入天庭的仙道之人有一个去处那般简单吧?”

玄都懒洋洋地半躺于风火蒲团上,笑着开口道。

不仅是玄都,曾经三教的相熟之人都相聚于此,连身在西方灵山的多宝也显化在此。

“老师与二位师伯曾立教传道,为教化众生,如今三教已去,道却不该如此散去。”

元易放下手中的玉杯,心念一动,一道云镜术悬浮在中央。

其中显露出一幅画面来,一位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坐于桌案之后,手持竹简讲学,下方汇聚着上千人,人人正襟危坐。

元易伸手指了指,笑着道:“不同于我们曾经立教传道的形式,我觉得这般形式也不错,师兄以为呢?”

玄都眉头微挑,抬手掐算,片刻之后,点了点头。

“确实是有别于教统的形式,完善发展,当有教化万世之功,另外……”

玄都看着那讲学的中年男子,眼中带着些许诧异,话语顿了顿。

“此人并非修行之人,却身具非凡气象,隐隐走出了一条有别于我等仙道修行的路,不合仙道,却直指圣人之道,更古怪的是,他的圣人之道最契合的竟然是昊天师叔的道,或者说最为契合天庭之道,难道?”

玄都目光看向玄都,带着一丝询问之意。

元易摇了摇头:“师叔不曾传道。”

那中年男子元易与琼霄曾见过,因为他曾问道于大师伯太清圣人的显化之身。

不过虽然问道大师伯太清圣人,却并非他们玄门一道的人。

儒之一道兴起,行的却是圣人之道,尊的是他们的师叔昊天。

“世间有道无法,窥得大道之人,自会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向道而行,此道已有几分雏形。

有别于我等师法天地,寻求天人合一,求道求超脱,长生久视。

这一条道却是向内二求,向自身求道,而非天地,将圣人之道走向了另一个极致,不求道行修为,唯求圣道,我在他身上看见了超脱于仙道、魔道、佛道之外的可能,一条真正的众生之道。

求于众生,成于众生,证于众生,确与昊天师叔的道相通。

而这,只是一个开端,天生万物以养人,待得天地破败时,自有众生之道为天地立心,再续生机。”

以在场之人的道行,只是看见这一个端倪,便能预见到很多的事情了。

“师弟是想为这百道之兴,助力一二?”

“大道恒易,看见更多的可能,或许能多几分生机。”

“即便是以我玄门之道作这百道之兴的垫脚石?在我玄门的道土之上,开出不属于我玄门的道花?”玄都随口问道。

“说垫脚石不准确,玄门之道不是被取缔,相反,诸道兴,我玄门之道,也当随之兴,百家出于玄,也可尽归于玄,万般皆是道。”

玄都晃悠着手中杯盏,略微沉默,沉吟过后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