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并非有意(1 / 2)

元易向来是实诚之人,给的建议也诚意十足。</p>

“师弟莫不是忘了?师侄杨戬,他的母亲,是云华仙子,天帝陛下的妹妹。</p>

即便云华仙子触犯了天规律令,这关系依旧不会为之改变。</p>

是以,杨戬师侄之事,可不仅是天庭之事,还是昊天师叔的家事。</p>

该如何行事,师弟为何不去问一问师叔的意思?</p>

他可是早就知晓的,杨戬拜入师弟门下一事。</p>

另外,杨戬可是出身于人族,身上也汇聚了部分人族气运,他不曾入天庭仙神之籍,当年之事发生时,他尚且是凡人之身。</p>

颛顼行绝地天通之事时,天庭与人皇殿之间曾立下律令。</p>

按照律令而言,云华仙子归天庭天规管束,杨天佑却是受人族的秩序庇护才是。</p>

杨戬作为他们的儿子,再怎么说人皇殿也有几分插手的权力。</p>

师弟可以去人皇殿或是火云洞走一遭,看看他们怎么说。”</p>

元易说到此处,突然想起了某位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之人,笑着补充道。</p>

“当然,也可以找玄都师兄问问,他是人祖来着,杨戬叫他师伯之外,还能称他一声老祖。”</p>

大师伯把玄都师兄轰出道场,是为了让他找点事情做,别太闲着。</p>

看玄都师兄的样子,在找事方面遇到了些许困难。</p>

出于彼此的交情,元易觉得有必要相助这位师兄一臂之力,给他找些事情做。</p>

玉鼎面露沉思,元易让他去找天帝昊天,去找人皇殿,找人祖玄都,协调此事,听上去很有道理。</p>

唯一有点奇怪的是,这位师兄指使着他去找旁人,似乎恨不得把所有事情都推个干干净净的样子。</p>

可布局针对符元仙翁这件事,不是元易师兄也有份儿的吗?怎么到头来却没他的事呢?</p>

“师兄所言在理,多谢师兄指点。”</p>

玉鼎心中闪过那样的念头,但还不会明着问出来。</p>

更何况,元易确实给他指出了一条可行的明路,还明着告诉他,杨戬与阐教的关系,天帝昊天都知晓,便也是暗示他,昊天对于杨戬的态度。</p>

如此就足够了,可以说已经帮他把事情都解决了。</p>

唯一欠缺的,就是自己去将此事付诸实践,促成。</p>

“元易师兄,此番打扰了,我便先告辞了,尽快去将此事落定。”</p>

玉鼎也不再停留,与元易一礼,告辞离开。</p>

元易还礼,玉鼎的身影消散不见。</p>

元易把玩着手中的玉符,旁边截天剑飞来,游鱼一般环绕在身周,发出清澈的剑鸣之声。</p>

元易抬手在剑身上弹了弹,随手掐了个剑诀,剑光汇聚成河,绵延无尽,七道剑光在元易身前凝聚成形,化作七柄仙剑。</p>

七道剑光缭绕着各不相同的七种道韵,正是他大道行来所悟的七剑,以剑承道,以剑显道。</p>

斩他我而见真我的太乙之剑,斩我见道。</p>

证道大罗之境,打破时间与空间之隔,彰显大罗特征的时空两剑,道传寰宇,道无岁月。</p>

万物有道,自成其势,引万物向道,借万物之事,与天地并生,万物唯一,万物成道。</p>

截取一线生机,青萍之末,微澜之间,一线而改因果命数,天无绝人之路,一线生机永存,道留一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