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人从何处来(1 / 2)

这话带着几分戏谑,朱祁钰能听得出来,吴氏在竭力缓解上一个话题带来的沉重氛围。</p>

不过,他的脸上却没有玩笑之意,反问道:“若是选秀能让太上皇安分待在南宫,有何不可呢?”</p>

吴太后愣了愣,没想到随口一说,朱祁钰竟然会点头。</p>

惊诧之下,她有些哭笑不得,道。</p>

“这怎么可能,且不说他从迤北方归,此刻选秀必会遭到唾骂,便是选了,区区几个女子,又如何能让他安分?”</p>

“哀家记得,你曾说过,朝中有的是人在等着他回来,他们,岂能坐视太上皇安分待在南宫?”</p>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方是男儿志向。</p>

朝野上下,之所以一直都有人在鼓动舆论,说朱祁钰不愿太上皇归朝,是因为这种舆论,本身具有生长的空间。</p>

大明从没有过太上皇,自然也就没有前例可循。</p>

礼法当中,虽然有尊卑上下,但是在具体的典制中,却是空白一片,所有人都只能摸索着前进。</p>

空白就意味着含糊,就意味着,在不违背礼法的基本原则下,很多事情,都有着极大的可操作空间。</p>

就拿这次的迎归仪注来说,因为没有先例,所以,天子在宫中迎候无可厚非,要大张旗鼓,京郊祭天,隆重到极处也无不可。</p>

甚是说,哪怕是简薄到拿一顶小轿直接送进南宫,也最多是被骂不尊上皇,想要拿出切实的成例和典制来反驳,是没有的。</p>

这只是一个开始,往后这样的事情,必然会多的很。</p>

太上皇归朝之后,逢年过节,百官是否要朝拜见礼,皇帝是否要晨昏定省的去请安。</p>

朝政遇不决之事,太上皇有没有资格参与,如果太上皇向皇帝或者朝臣降下旨意,是必须遵奉,还是六科同样可以封驳。</p>

这一切的一切,在从前都是一片空白。</p>

只有遇到的时候,朝臣们去吵,去论,去争,最终才能形成惯例,因循而下。</p>

所以,太上皇归朝,必然会和现今的政局发生矛盾,这一点毋庸置疑,甚至不由太上皇自己决定。</p>

如吴太后所说,朝中有的是人,想要借此牟利,他们也不会让太上皇,真的安安分分的待在南宫的。</p>

闻言,朱祁钰倒是叹了口气,那样子颇为遗憾,道。</p>

“其实,若太上皇明白事理,答应选秀,才是好事,不过话说回来,其实选或不选,确没什么大碍,该来的终归要来。”</p>

吴太后皱眉,有些不解的问道:“那你还……”</p>

朱祁钰显然知道吴太后在疑惑什么,温和的笑了笑,道。</p>

“为太上皇选秀,是朕的心意,孙太后替太上皇拒了,就拒了吧,不过,有些事情,孙氏想拦怕是拦不住的。”</p>

说着话,朱祁钰望着吴太后,神色透着一股莫名的意味,继续道。</p>

“母妃刚才担心,太上皇将归,南宫各处的侍奉,洒扫,布置,芸娘安排不过来嘛,其实也不必她安排,往南宫随侍太上皇的诸多宫女,朕早就点好了。”</p>

这下,吴太后是真的来了兴趣了。</p>

她先前想让杭氏协理宫务,固然是要抬举杭氏,但是即便要抬举,也是需要契机的。</p>

太上皇归朝,其实就是一个契机。</p>

南宫听着名声不显,但是实际上,是一座庞大的宫殿群,原本是太宗皇帝,为当时还是皇太孙的宣宗皇帝建的。</p>

所以,一应的规格,都是比照东宫来的,其后,宣宗皇帝登基,又翻修扩建过,其占地足有小半个后宫那么大了。</p>

这样的一处地方,久未住人,一时之间,又要整修,洒扫,布置,安排侍奉,事务自然是千头万绪。</p>

所以,吴太后让杭氏协理,的确也是有担心皇后忙不过来的因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