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的时间总是很短,短短三日倏忽而过,老大人们带着宴饮欢乐的黑眼圈,重新回到了各自的衙门当中开始摸鱼(划掉),开始办公。</p>
文华殿中。</p>
自从大战结束之后,朱祁钰就恢复了经筵制度,只不过,经筵的日期,由每日一次,改成了五日一次。</p>
经筵是由礼部的胡濙老大人来主持的,但是惯例却是由内阁的辅臣来主讲,翰林院的官员各自议论。</p>
不过,今天的经筵上,朱祁钰总有一种怪异的感觉。</p>
似乎,有人被孤立了!</p>
今天讲的是中庸,内阁首辅王翱讲完之后,底下一片静悄悄的,照理来说,不管是质疑还是附和,总归是该有人说话的。</p>
但是没有,王翱倒是泰然自若,按照惯例,既然没人提问,他老人家也就往后退了两步,回到原位。</p>
然后是进讲的是高谷,和王翱不同,他讲完之后,底下的气氛才渐渐热烈起来。</p>
但是无一例外的是,只要王翱一开口,他们就立刻闭嘴,这副场景,看起来要多怪异就有多怪异。</p>
下了经筵,朱祁钰回到乾清宫,不多时,成敬走了进来,将一份奏本递到御案上,道。</p>
“陛下,内阁陈次辅和高学士,递上来的奏疏。”</p>
朱祁钰有些诧异,伸手拿起奏本,开口问道。</p>
“哦?陈循和高谷联名的?”</p>
成敬点了点头,亦是有些哭笑不得,道。</p>
“不错,只有陈次辅和高学士联名,首辅大人并未附奏。”</p>
想起刚刚经筵上的情形,朱祁钰隐约明白了过来。</p>
看来,王翱这个首辅,当得并不顺心啊。</p>
他倒是听说了,这些日子,王翱在内阁当中,作风相当的强势,丝毫都不给陈循和高谷这两个资历更老的阁臣面子。</p>
双方有冲突是迟早的事情。</p>
不过,他却没料到,一出手就是这么激烈。</p>
就说他手上这份奏疏。</p>
通常来说,同部门之内的奏疏,要么不联名,要联名的话,得由部门长官来牵头,这是规矩。</p>
似他手上的这份奏疏,已经算是把两方不和的局势,摆到台面上来了。</p>
怪不得今天经筵之上,会是那副场景。</p>
要知道,陈循和高谷,如今还兼掌着翰林院事。</p>
经筵是翰林院的主场,想要在经筵上落一落王翱的面子,是易如反掌的事情。</p>
翻开奏疏,大略扫了一遍,朱祁钰挑了挑眉,轻笑道。</p>
“陈循这是在明目张胆的挑衅啊……”</p>
先是在经筵上集体无视王翱这个首辅,尔后,内阁又撇开他,联名上奏,举荐大臣入阁。</p>
这简直就是在打脸!</p>
成敬倒是没有朱祁钰这么轻松,皱着眉头,显然是有些忧虑,道。</p>
“皇爷,您刚刚提拔了首辅大人入阁,就闹出了这等事情,且不说内阁这边政务会不会受影响,这要是在朝野间传开,岂不是议论皇爷识人不明?”</p>
“次辅此番的举动,未免有些过分张扬了吧,这份奏疏,要不要先驳回?”</p>
应该说,成敬说的是有道理的。</p>
王翱毕竟是朱祁钰特旨入阁的,这么被人给下马威,未免让朱祁钰的脸上也不好看。</p>
不过,朱祁钰还是摇了摇头,道。</p>
“不必,留中不发便是。”</p>
见成敬有些不明白,朱祁钰开口道。</p>
“朕提拔王翱,是因为他在辽东有功,但是他总要能够证明,自己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坐得稳。”</p>
“你且放心,王翱是个聪明人,他在内阁作风如此强硬,必然是早就预料到了今天。”</p>
“朕所料不错的话,这一二日,他就会有反击的措施了。”</p>
成敬还是有些担心,犹豫道。</p>
“可若是……”</p>
“若是王翱连脚跟都站不稳,那也该得陈循上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