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祖宗社稷在上,如今局势不利于我,固守方为上策。”</p>
言下之意,皇上您既然心里都明白,就别折腾了,一心一意的固守京师吧。</p>
说来说去,还是京师的问题。</p>
眼下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保住京师。</p>
对于大明来说,相对于主动出击,固守其实更加有利。</p>
也先大军入关,越是深入,对他就越不利。</p>
首先是地形的限制,从边境往里,越靠近京城,州县,城池,村落,街巷越多,也就越不利于骑兵的发挥。</p>
失去了强大的机动性,骑兵就废了一半。</p>
其次是后勤和战力的问题,也先越往里走,后勤路线就会越长,虽然可以依靠掳掠补充后勤。</p>
但是须知,各地亦有官军驻扎。</p>
也先一旦入关,四面八方都是敌人,或许主动出兵力有不逮,但是倚城固守,相互声援之下,也先势必不能像在边境一样来去如风。</p>
到时候瓦剌大军的脚步被死死拖住,反倒合了大明君臣的意。</p>
此战,也先要求快,速战速决,就必须依仗自己的后勤!</p>
越是深入关内,后勤转运的压力就越大,越需要准备充足。</p>
这恐怕也正是也先迟迟没有发兵的原因所在。</p>
除此之外,也先自关外长途奔袭,一路需要攻克多个关隘,等到他打到京师的时候,必然是人困马疲。</p>
反观京营这边,却是以逸待劳,磨刀霍霍已久,先天便占得了先机。</p>
所以于谦才会说,固守方是上策。</p>
面对着于谦期待的目光,朱祁钰却是没有给出他想要的回应,而是对着陈懋问道。</p>
“陈侯,依你之见,若要派军前往大同,何人可以领兵?”</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于谦的心沉到了谷底。</p>
他没想到,皇帝明明如此清楚主动出击的不利,还是坚持如此。</p>
叹了口气,于谦上前一步,正打算开口劝谏,却见天子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p>
朱祁钰将目光抽离边防图,转身盯着于谦,道。</p>
“于卿放心,京师之重关系社稷,这一点朕自然知晓,所以,朕不会动京营,但是也先如此辱我大明,单纯固守,亦非朕所愿,望于卿能体朕心!”</p>
这话说的口气轻描淡写,但是实际上已经很重了。</p>
连“望于卿能体朕心”都说出来了,于谦再要强劝,就是不识抬举了。</p>
不过话说回来,于谦的确是以社稷为重,但可不是个愣头青!</p>
不出动京营,是他的底线。</p>
毕竟,只要有京营在,他就有信心,能够守住京师。</p>
在此基础之上,虽然于谦依旧对于天子所说的“大胜”,不抱什么希望。</p>
但是他明智的没有继续开口。</p>
在于谦看来,只要京师在,大明的根基就在,哪怕天子再从其他地方调兵,再闹出什么败仗来,也无非是多休养生息一段时日而已。</p>
当此局面之下,没有必要跟天子硬顶着。</p>
何况,于谦身为兵部尚书,就算天子真要做什么,也绕不过他,所以思忖了片刻,于谦还是拱了拱手,道。</p>
“臣,谨遵陛下圣谕。”</p>
***作者有话说***</p>
感谢书友燕轻风,书友咸鱼一条菌的500起点币打赏~~~</p>
感谢书友nikj墨,书友20210324120728657的100起点币打赏~~~</p>
喜欢皇兄何故造反?请大家收藏:皇兄何故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