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年的回忆,除了美好,还有不美好。母亲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自小养尊处优而规矩众多,除了带弟弟玩耍,她会交代给我很多的家务去做。也许骨子里她也是个重男轻女的人,只是来不及体会,她便离开了。</p>
姑姑后来对我说,她每次去我家都常看到小小的我,蹲到灶台上刷锅,脸上蹭的锅灰一块块像个小花猫。农村用土盘的大铁锅,台子是很高的,只有几岁的我够不到,只好用小板凳蹬着爬上去,卖力的刷着。而母亲则或躺或玩的,做她自己的事情。姑姑心疼便会帮我,她很喜欢我,我开始说话还不利索的时候唤她“姑娃”,她便也高兴的应着。偶尔打工挣个小钱,便会给我买玩具或吃的。从母亲身上体会不到的爱,是她给了我。</p>
印象中父亲好像总和母亲吵架,童年关于父亲母亲最深的几段记忆,是父亲被母亲用菜刀背砍了一下,还有母亲躺炕上嚎叫的碎片,再就是母亲回娘家,走过好深好深的沟壑好远的路。我记事很晚,关于童年的记忆很少,但这几个片段却深深的保留着。</p>
直到六岁的一天,大人们把我带到了一个冷冰冰的屋子,有个很严肃的叔叔,走过来低头问我:“孩子,你的爸爸和妈妈分开,你要跟谁过啊?”</p>
我懵懂的望着他,并不太懂他说的什么意思,又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我坚定的对他说:“我要跟我爸爸过”。</p>
叔叔叹了一口气,说了句:“叔叔知道了”。</p>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法院的王厅长,在父母的离婚案中,判决我和弟弟归属的时候,问了我的意见。后来我被判给了母亲,弟弟被判给了父亲,但是由于弟弟太小,我如愿跟在了父亲这边,弟弟暂时跟着母亲,约定待两年半后弟弟大一些,父亲再拿着2500元钱,去交换弟弟,毕竟他是男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