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三道圣旨(1 / 2)

冰火义 野生草 3043 字 5个月前

穷国</p>

安王府</p>

安王——周逸涵。</p>

这位历经九旬风雨的传奇人物,终于在这一天,画上了生命的句号。</p>

天空阴沉,细雨如丝。</p>

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默哀。</p>

安王府内,白幡飘扬,素缟翻飞,一片肃穆庄严。</p>

葬礼现场,人潮涌动。</p>

各界人士,纷至沓来。</p>

怀着沉痛的心情,前来吊唁。</p>

安王府门前,两排身着孝服的仆人。</p>

低头垂手而立,静静地迎接,每一位前来悼念的宾客。</p>

府内,灵堂布置得庄重而典雅。</p>

中央,安王的灵柩,静静地安放着。</p>

上面覆盖着,绣有金色花纹的白色缎布。</p>

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p>

灵柩前,香炉中香烟袅袅。</p>

供果和鲜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p>

两旁的挽联,是皇帝——墨瑞阳,亲笔书写的哀痛悼念之词。</p>

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这位老王叔的深深敬意和无尽哀思。</p>

周晓钟身披麻衣,头戴孝帽。</p>

悲痛欲绝,跪在灵柩一侧。</p>

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p>

他的哭声,如泣如诉。</p>

让在场的宾客,无不黯然神伤。</p>

墨瑞阳率领着文武百官,神情肃穆地走进灵堂。</p>

他们依次上前,献上鲜花,深深地鞠躬。</p>

以表达对安王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思。</p>

随着葬礼仪式的进行,鼓乐声骤然响起。</p>

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安王一生的辉煌与坎坷。</p>

僧侣们开始诵经念佛,那庄严的佛号声,在安王府上空回荡。</p>

宛如天籁,似乎要将安王的灵魂,送往那西方极乐世界。</p>

葬礼结束后,送葬的队伍在细雨中缓缓前行。</p>

他们的步伐沉重而坚定,仿佛在送别一位伟大的英雄。</p>

灵柩在人群的簇拥下,朝着墓地缓缓进发。</p>

渐渐消失在,远方的雨幕之中……</p>

太清殿</p>

墨瑞阳端坐在龙椅之上,气宇轩昂,不怒自威。</p>

福生手持拂尘,静立在皇位一侧。</p>

他身姿挺拔,神情肃穆。</p>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整齐列队。</p>

各就各位,他们身着官服,神情庄重。</p>

福生郑重地取出一道圣旨,高声喊道:</p>

“皇上有旨,百官跪听宣读。”</p>

声音在朝堂之上回荡,文武百官闻令而动,齐刷刷地跪地行礼。</p>

福生展开圣旨,宣读道:</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王与先帝,情谊深厚,情同手足。”</p>

“今安王仙逝,寡人悲痛万分。”</p>

“特颁此旨,以慰藉安王在天之灵。”</p>

“周晓钟,乃安王唯一之子。”</p>

“品性高洁,才华横溢。”</p>

“其忠诚可嘉,深得寡人之心。”</p>

“为继承安王之遗志,寡人决定。”</p>

“特旨周晓钟,承袭安王爵位,袭封安王。”</p>

“望其能勤勉政事,辅佐朕治理国家,造福穷国之百姓。”</p>

“钦此……”</p>

周晓钟跪在地上叩首,声音洪亮:</p>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和感激之情。</p>

文武百官齐声高呼:</p>

“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墨瑞阳愉悦的抬手示意道:</p>

“平身!”</p>

文武百官,齐声高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