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安啦(1 / 2)

回到家,雨水还在屋里听收音机呢,旁边还围着一群小家伙也在竖着耳朵听,一副很享受的表情,连棒梗和小当也在里面。</p>

没办法,这年代没有电视,收音机已经是这个时代最能感受外界文化的物件。</p>

小孩子对这些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格外喜欢,要不是三大爷小气,每次听个收音机不仅关着门,还把音量调到最小,保证也是一堆人围着。</p>

1962年四九城的电力已经在城里很普遍了,所以也不担心什么断电的情况。</p>

即便现在都快六点了,这些小家伙还是不准备离开,除非雨水把收音机关了。</p>

而现在电费采用的是“包灯制”,实际方法就是数灯泡。如电费按每月每只15瓦的灯泡0.15元,25瓦的灯泡0.25元,40瓦的灯泡0.4元收费。</p>

像收音机这个大件一般按最高瓦的走,会收0.4元钱电费。</p>

由于家中没有安装电表,电器也基本只有一种:电灯泡。</p>

所以一般家庭都会偷偷摸摸买好几种灯泡,平常都是用15瓦的灯泡,到了过节、过年那些天,就会换上25瓦或40瓦的灯泡。</p>

“好了,好了,差不多了,孩子们下次再来,快回去睡觉吧,明天还要上学呢。”</p>

何雨柱上前一步,关了收音机,喊了一嗓子,没办法,这个恶人好像只有他来做。</p>

瞬间,孩子们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嘴里还念叨着刚才从收音机里听到的台词。</p>

“雨水,你也该回去睡觉了。”何雨柱吩咐道。</p>

“睡就睡。”雨水看自己哥哥关掉了收音机,便嘟着嘴。</p>

王玉莹却把两根黄瓜给雨水,让她自己留着吃。</p>

“玉莹,改天你去买个接线板,雨水要听,就让她拿到外面去听,这样就不用一群孩子挤在家里,你看看这一个个孩子的脚印,踩的到处都是泥。”</p>

等雨水走后,何雨柱说道。</p>

“好的,我知道了。”王玉莹答应一声,便去拿扫把去了。</p>

哎,照顾人真累,自己好想躺平啊!</p>

又是一夜劳累,第二天准备上班的时候,看到路过的许大茂,那滑稽的样子,何雨柱顿时乐了。</p>

“傻茂!你啥情况啊,怎么脚还打颤了呢,娄晓娥有这么厉害吗?”</p>

此话一出,洗衣服的大妈们立马就笑了起来,纷纷打趣起许大茂。</p>

许大茂闻言,顿时站稳了身子,一副不认怂的架势,说道:“傻柱,你别瞎说,你大茂爷爷厉害着呢!就你还说我,我都怀疑你还是个生瓜蛋子,估计连洞房都不会吧!</p>

婶子们,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p>

“还真是,柱子,要不要花婶教教你啊,可不能让玉莹守活寡咯!”</p>

花婶立刻接话道,说完,就捂嘴偷乐。</p>

“哎,花婶,我觉得我家缝纫机不能再给你用了,感觉都旧了!”</p>

何雨柱笑着叹息道,‘让你丫跳,还治不了了你不成’。</p>

此话一出,花婶立马被捏住了七寸,转头继续搓起衣服来,她那半件衣服还没做完呢,可不能没有缝纫机。</p>

“柱子,我那还有几件衣服破了,能不能让你媳妇帮我婶子补一下。”</p>

“对,对,我也是有好几件,孩子贪玩,这衣服啊,一下就一个洞一个洞的。”</p>

很快妇女们就开始说了起来,没办法,哪家还没有几件破衣服啊,有缝纫机多方便啊,踩几下,针线头跟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几分钟的事。</p>

许大茂趁这个时候,推着自行车离开了大院。</p>

何雨柱直接被缠上了,不过他也没不同意,补个衣服而已嘛,简单,拿西红柿、黄瓜这些蔬菜换。</p>

比如补一次衣服换一个西红柿,布和线自备,很合理!</p>

一个西红柿,一分钱都花不到,划算的很。</p>

很快妇女们都起身去菜市场买去了,开玩笑,那有些孩子的衣服都裂大口子了,缝补起来可费劲了,有这种好事自然要用上。</p>

旁边的秦淮茹都有点心动了,以前也有人找她补衣服,但贾张氏说要钱,用一次要给一毛钱,不给钱不给弄,所以很少人会去贾家借用缝纫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