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体无完肤的崔珏,彻底陷入绝望的深渊(1 / 2)

宋谨央隔天上晌收到消息。</p>

大阮氏传消息来时,她刚巧坐在花厅里训示下人。</p>

刘嬷嬷手中捧着装有下人身契的匣子,严肃地扫视全场。</p>

“签活契与死契的分别站两边。”</p>

下人们自觉地分立两边。</p>

“镇国夫人府与汝南王府从此一分为二,跟随王爷的人都已经去了老宅。</p>

咱们府上主子大减,并不需要这么多下人。</p>

夫人对此另有安排。</p>

首先,与王府签活签,并想要离开府邸的,站出来。”</p>

下人们一听这话都忐忑不安起来。</p>

好些人哪怕签活契也不愿意离开镇国夫人府。</p>

生怕夫人不要他们,要赶他们走。</p>

签活契的下人中出来十来个,他们有的说要回乡成亲,有的要照顾儿女,正好借机离开。</p>

宋谨央不予计较,一律放行,每人发放十两纹银,将这些人的身契挑出来,统一交到官府备案。</p>

离开的下人领了赏银,感恩戴德跪地磕头,欢欢喜喜地离开了。</p>

刘嬷嬷继续说话。</p>

“余下各院的人,有愿意去老宅的站出来!我会将你们的身契整理出来,交给王府管家。”</p>

竟然无一出列。</p>

刘嬷嬷像是早就算到般,也不诧异。</p>

“余下之人,可有愿意去庄子、铺子,甚至离京的?”</p>

下人们面面相觑。</p>

去庄子、铺子他们都知道,可离京是怎么回事?</p>

“夫人的根在北疆,她早晚会离开京城,回到北疆,她需要有人前行一步,替她打理府邸,料理北疆的生意,可有愿意的人?”</p>

众人仍不明所以时,前院的几个小厮站了出来。</p>

“夫人,我等愿意去!我等本就是孤儿,若非夫人收留,只怕早就冻死街头。对于咱们来说,夫人在的地方就是故乡。我等愿意先行一步,替夫人去打理北疆的府邸。”</p>

刘嬷嬷满意地点了点头。</p>

下人们都很犹豫,毕竟北疆太远了。</p>

人生地不熟的,哪有在天子脚下自在?</p>

“愿意去的去,不愿意去的,绝不勉强。”</p>

刘嬷嬷的话音刚落,宋谨央的陪房站了出来。</p>

“夫人,我等愿意去!我等本就是北疆人,当年随您入了京。奴才至今仍怀念北疆的风雪,奴才愿意回去!”</p>

说到北疆的风雪,宋谨央也是一脸怀念。</p>

只是,京城风雪未停,自己还不能离开。</p>

不一会儿,约摸四分之一的下人站出来,愿意替宋谨央打前站,离京远赴北疆。</p>

这些人大多孤身一人,被宋谨央救下赏口饭吃。</p>

刘嬷嬷吩咐小丫头将这些人的身契也挑了出来,单独存放。</p>

等大姑娘出嫁时,这些人正好护着她一块儿离京。</p>

她的陪嫁也可从这些人里挑。</p>

最后剩下的人都松了口气。</p>

他们都打算先留下,大不了等夫人真正离京的时候,再跟着去。</p>

宋谨央环视四下。</p>

“外言不入,内言不出!从今日开始,由刘嬷嬷整顿府里规矩。无关人等,一律不允许再放入府。若有违令者,一律发卖!”</p>

“是!”</p>

下人们齐刷刷地跪地称是。</p>

刘嬷嬷仔仔细细交代细节,宋谨央则在素香、素馨的搀扶下出了花厅。</p>

刚刚出了花厅,就有小厮来禀报。</p>

“夫人,吏部侍郎夫人派人来了。”</p>

一个十八九岁的丫头,恭敬地站在不远处,见宋谨央看过来,立刻屈膝一礼。</p>

宋谨央招招手,让她跟着自己一起回了端谨院。</p>

丫头一进屋,立刻“嗵”的一声跪下。</p>

“夫人,我家夫人让我禀报您!白太太醒了!”</p>

宋谨央一听这话,刚刚坐下便腾地一声站了起来。</p>

“小阮氏清醒了?”</p>

丫头满脸激动,泪流满面地喜道。</p>

“正是!白太太,醒了!”</p>

“好,好,好,”宋谨央连说了三声好。</p>

“老规矩,下午慈济堂见!”</p>

丫头领命而去。</p>

宋谨央倒是有些激动地坐不住。</p>

刘嬷嬷训了话回来,听说小阮氏醒了,也高兴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