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王府乱成一锅粥。</p>
昨夜丑正,顺天府送回诚王的尸身,王府瞬间乱了套。</p>
诚王妃哭晕无数次,软倒床榻起不来身。</p>
各房明面上哀声一片,实则各怀心思。</p>
有几个没有子女的姨娘,听说王爷死了,当即卷了细软,偷摸着从侧门溜之大吉。</p>
下人见主子逃了,一哄而上,屋里但凡有点值点钱的东西,都被他们扒拉干净。</p>
一夜之间,整个王府现出萧索之相。</p>
好在被世子妃及时发现,当场杖毙了一个试图逃跑的姨娘,和一个守门不力的下人,这才刹住颓势。</p>
后宅乱,前院忙。</p>
世子爷他们几个,紧赶慢赶布置灵堂,迎接宾客,忙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世子妃悄悄把他拉到角落里。</p>
世子忙得连轴转,对上世子妃,自然没有好脸色。</p>
“没见我正忙着吗?有什么事快说!”</p>
“爷!王爷的身后事,您就交给管家吧!还有件要紧的事,得抓紧办。错过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p>
世子爷听了前半句正想发怒:父王的身后事,怎么能交给下人?</p>
可听到后半句话时,刹时一激灵。</p>
“你是说鑫爱的事?”</p>
世子妃赶紧点头。</p>
世子爷沉吟片刻:“你先回去,我过会儿就回来。”</p>
灵堂连夜布置妥当。</p>
鑫爱披麻戴孝跪坐在棺木前,木木地往炭盆里扔黄纸。</p>
不断涌出的泪水顺着脸颊滴落炭盆,时不时发出“嘶”的声音。</p>
管家心疼地看着十四姑娘,同情地叹息一声。</p>
王府儿女多。</p>
光少爷就有十来个,个个都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p>
姑娘就更不用说了,光排上序的总得有二十来个,更别说还有好些排不上序,在府里做奴才的。</p>
王爷又是个……爱折腾的,府里的老底子早就败光了。</p>
王妃好不容易攒下些私房,听说在崔珏宋黎的对局里,输了个精光。</p>
王府如今只剩下空壳子,哪怕嫡出的十四姑娘出嫁,怕也拿不出嫁妆。</p>
偏偏十四姑娘最孝顺。</p>
守灵的事,旁的人能躲则躲,能逃则逃,哪个像她那样,认认真真地守着。</p>
正感叹间,门外有个人,鬼鬼祟祟地探出半个身子,看见他的一瞬间缩了回去。</p>
管家冷眼瞥去,正是王妃的外甥,南岭药材商孔家三少爷。</p>
管家欲言又止地看着鑫爱,终于忍不住提了一嘴。</p>
“姑娘,老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p>
说完,又像后悔似的,不等她回话,急匆匆退了出去。</p>
鑫爱看着管家的背影苦笑。</p>
她何尝不知?</p>
但那是母亲的妹妹和外甥,她的姨母和表哥,有这一层关系在,她能怎么躲?</p>
她只盼着出嫁的日子快些到来。</p>
原先她对镇国夫人也有怨气。</p>
母亲不过同她争执几句,也没真将白家姑娘下嫁给崔七爷。</p>
那位夫人就在皇上跟前上眼药,匆匆将她赐婚给邱元亮。</p>
可等到她隐约发现姨母、表哥的心思后,突然醒悟过来。</p>
镇国夫人没说错:只要对方人品出众,愿意待她好,不比嫁个高门纨绔强上许多?</p>
她悄悄差人打听邱元亮,果然人人称赞、口碑极好。</p>
都说他品性出众,才华横溢,假以时日,定然能创造一番伟业。</p>
最难得的是,他洁身自好,身边连一个通房也没有,伺候的全是小厮。</p>
她的心热乎了起来,对宋谨央的观感慢慢地变好了。</p>
她后来特意告诉母亲,说表哥的举止有些不妥。</p>
母亲却义正辞严地否定,替表哥辩解。</p>
因为母亲有意无意地纵容,表哥的行为举止越发不守规矩,甚至未经通传,私自出入她闺房,被她发现痛斥后,还嬉皮笑脸、不以为意。</p>
姨母劝她,说自家表兄妹,正该和和气气的,让她别多想。</p>
她怎能不多想?</p>
她是女子,若没了闺誉,还怎么嫁人?</p>
一想到闺誉,她顿时倒抽一口凉气。</p>
瞬间如醍醐灌顶般,清醒过来。</p>
刹那间冷汗涔涔。</p>
难不成,姨母、表哥打的正是这个主意?</p>
让她失了闺誉,不得不下嫁于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