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谨央拉着云氏走回正院。</p>
前脚才说了几句话,五爷后脚就到,却连正院的门都进不了,只得灰溜溜地回去。</p>
好不容易等到云氏回来,不料她竟直接提和离。</p>
“我自请下堂,免得防五爷的眼。届时五爷想娶谁、想纳谁,全都由您说了算。”</p>
崔琛气得脸色通红,狠狠地摔了一只笔洗,咬牙切齿地吐出两个字“休想”,逃也似的甩门而出。</p>
一想到当年,云氏差一点成四皇子的女人,他的一颗心就狂躁不安,像有无数蚁虫在啃咬。</p>
云氏想和离,想同四皇子双宿双飞?</p>
她想得美!</p>
自己绝不答应!</p>
绝不会让她称心如意!!!</p>
她永远别想摆脱自己。</p>
一波一波的怒火,在他身体里来回穿梭,就想找地方发泄。</p>
逮着人就找茬喝斥。</p>
眼见主子心绪烦乱,下人们干活时小心翼翼,大气也不敢喘。</p>
整个五房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p>
五房、六房闹和离,二房一门心思准备搬家,四爷忙得不着家,七爷趴在床上只剩半条命,老宅闹着鬼,王府隐隐出现分崩离析之相。</p>
王府的腌臜事,一点没影响到宋黎。</p>
他的小院热闹非凡。</p>
范先生、李先生、济远先生都来了。</p>
济远先生还带来几个入室弟子,亲自介绍给宋黎。</p>
一时间,觥筹交错,小院俨然成了学府,人人嘴上知乎则也,探讨国家大事、人生大计。</p>
学问氛围浓郁极了!</p>
宋黎同年纪相当的学子闲聊,他们个个谈吐不俗。</p>
几人越谈越投机,大有引为知己的意味。</p>
李先生感慨万分。</p>
“崔,不,宋黎,是我看走了眼,反将珍珠当砂砾。今儿,我特意向你致歉,还望你不计前嫌。”</p>
说完,起身恭敬地冲宋黎一揖到底。</p>
宋黎惶恐,立刻托住李先生的手臂,嘴里反复说着“不敢”。</p>
济远哈哈地笑起来。</p>
“李先生不必介怀,宋黎这小子吃过苦,气量大,不似那娇养的爷们,一点苦头吃不得,还听不得一句批评。”</p>
一听这话,李先生一尬,崔珏不正是这样的人?</p>
他嘿嘿笑了几声,想把尴尬遮掩过去。</p>
突然,面前出现一本书,正是自己当初赠与宋黎的《举人实录》。</p>
“此书赠与李先生,还望先生笑纳。”</p>
李先生面色一沉。</p>
“你什么意思?”</p>
他的确很喜欢这本书,但既然已经当作奖励送给了宋黎,哪能再收回?</p>
他心中不喜,觉得宋黎瞧不起他,脸色瞬间难看。</p>
宋黎知道李先生误会了,立刻解释。</p>
“李先生别误会,这本书并非您赠与的那本,而是我临摹抄写的誊本。”</p>
李先生一听,震惊得眼珠子险些掉出来。</p>
他一把接过宋黎手上的书,仔仔细细翻看起来。</p>
越看越觉得神奇,宋黎临摹得与原本几乎一模一样,连他都分辨不出,以为就是原本。</p>
他一边翻看一边感慨。</p>
“长江后浪推前浪,我果真老了,眼力不济,竟看走了眼。”</p>
“哪是先生眼力不济,”宋黎笑着解释,“此书乃家父所作,而我从小临摹父亲的字体,自然驾轻就熟。”</p>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p>
李先生瞳仁猛得一缩,质疑的话脱口而出。</p>
“不可能!你父亲并未中举,更没有参加过殿试,怎么可能写得出《举人实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