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是死了,一切只是虚幻?此前受狼影一击,他慌不择路,昏倒沉睡,其实人早已死了?!
他之所以仍在这片森林游荡,是因为黑白无常太忙,没空来索拿他……
卜得宁越想越真,背心冷汗涔涔,不禁发问:“白狐狸,我是死了吗?“
白狐狸:“差不多吧!”
卜得宁:“能魂魄入体,再活过来不?”
白狐狸:“大概可能吧。你跟我来,说不定可以。“
卜得宁下意识迈步,但随着白狐狸一个转身,他生生顿住。因为白狐狸有--三条尾巴。
传说,青丘狐狸高达九尾,擅幻术。刚才白狐狸是不是施展了幻术?在吓唬自己,甚至在挑拨自己与徐焯岳的关系?
卜得宁:“跟你走可以,但我有个条件,不能丢下我同伴,我得带上他。”
白狐狸:“随你便!”
卜得宁拉着徐焯岳往前走,现在同他讲话,他居然应对自如,不似刚刚的一脸茫然。
二人一狐,七拐八拐走了三百余米。卜得宁觉得林中光线越来越亮,徐焯岳却抱怨说,光线愈发暗淡,伸手不见五指。
卜得宁不敢明说,只能强忍恐惧,边走边自我洗脑:活着走出去,压倒一切!
渐渐地,两边的地面上,出现了森森白骨,一具压着一具,格外地瘆人。
卜得宁问狐狸这是什么地方,白狐狸狺狺咩咩。但它此时的声音,似是纯粹的叫声,也可能是卜得宁不懂其意。
求生的欲望,压住了惊悸。卜得宁紧握匕首,卯着胆子,继续往前走。
作为一名资深驴友,他也不是没遇见过,科学没法解释的灵异现象。
但这一次,他惶惶不安,最可怖的是,他似乎深陷泥潭,拔不出来。
卜得宁不时看向身边的徐焯岳,后者虽脚步踉跄,口中抱怨,但一脸的坦然,倒让他安心不少。
二人一狐又行进百米,前面又出现--一条由白骨横铺的路。
恍恍惚惚间,卜得宁觉得,两边的白骨,加上横铺的路,形成了一个白森森、大大的'π'字。
上了横铺的路,他面前霍然出现一个圆溜溜的大水潭,好似凭空出现一般。
水潭正中间,孤零零杵着一朵蓝紫色的莲花,莲子饱满,花缨猩红。而潭边则由洁白的花岗岩,铺就而成。
这必定是人工砌筑而成,大自然即便鬼斧神工,也造就不出如此正圆!
既然有人类活动过的痕迹,此地必定可以进出。
见徐焯岳仍摸索着往前走,卜得宁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他,附耳低语:
“前面是水,小心掉下去。你站着别动,我去去就来。”
他看向白狐狸,后者眼睛眯了起来,摇着三只尾巴,狐嘴朝潭中的莲花努了努,似乎在示意他去摘。
卜得宁却问:“对我有何好处?”
白狐狸不吭声,继续朝莲花努嘴。这里八成是个陷阱,卜得宁暗自思忖。
最近有种说法,'山海经'里描述的山川河流、走兽飞禽,曾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真实存在过。
考古学家认为,山海经记录时,只不过是做了艺术加工,平添了一些想象。
这只白狐狸也许是真实的存在,包括那道狼影。人们不常说,千年的狐狸,万年的龟吗?说不定这只白狐狸,也成了精。
见卜得宁一动不动,白狐狸又咩咩叫了好几声,似乎非常着急。
卜得宁咬咬牙,从背包中掏出手电筒,打到强光状态,照向潭面。
奇怪的一幕发生了。
潭底隐隐约约出现,一排用花岗石砌成的阿拉伯数字:
3.1415926~7
这是'π'的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