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光心中震颤不已。</p>
他来通府之前,就已听说沈逾白在通府的政绩斐然,今日一听,才知沈逾白如何了得。</p>
再看这些百姓,站在沈逾白面前就如孩童面对自己父母一般乖顺,可见沈逾白在他们心中的威望。</p>
待陆通判与沈逾白禀告时,李有光更是惊骇连连。</p>
不到一年,运河竟修了近四十里。</p>
待劳工们下午开工,一个个拼命的劲,李有光才知为何能修这般快。</p>
回去时,李有光对沈逾白拱手,感叹道:“沈大人凭着此番大政绩,去京城后必定能升迁!只是这通府的百姓不知该如何不舍沈大人。”</p>
沈逾白并不想将自己要调任的事告诉通府百姓。</p>
他既是默默而来,便默默而去,不扰民为好。</p>
可惜墓地没法盯着修好。</p>
临走之前,他亲自去了花蓬岛,将墓地修建的要求一一交代给沈泽。</p>
九月初六,风和日丽,宜远行。</p>
沈逾白与罗氏坐上马车,马车摇摇晃晃到门口停下。</p>
王虎凑近,小声道:“大人,百姓们来送您了。”</p>
沈逾白撩开帘子,通府百姓密密麻麻堵在门口,绵延出去几条街。</p>
站在最前方的湖河镇镇上上前,双手捧着厚厚一个折子,朗声道:“通府百姓感念大人再造之恩,特献上万民书,望能为大人铺出一条锦绣官路!”</p>
百姓们齐齐大声呼喊:“望大人往后仕途顺遂,步步高升!”</p>
成千上万人齐齐作揖,使得沈逾白喉头发紧,竟迟迟不能开口。</p>
他拳头紧了松,松了紧,深深吸口气,从车内出来,双手珍惜地捧过万民书,对百姓们深深一拜:“逾白在此谢过父老乡亲们!”</p>
双方这遥遥对拜,便是官民间最深的情谊。</p>
车内的罗氏瞧着如此壮景,眼睛越发模糊,一眨眼,滚烫的泪珠顺着眼角落下。</p>
罗氏擦干,脸上的笑意带着无尽的骄傲。</p>
这就是她的儿子,能得万民书的儿子!</p>
此生她能得子如此,便是天大的幸运。</p>
沈逾白并未再上车,端着万民书一步步向前,每走一步,百姓们便让出道,待沈逾白走过去,马车与行李紧随其后离开,这条道再次消失。</p>
如此一来,沈逾白便好似被人群推着向前。</p>
“大人定要一路顺风!”</p>
“大人步步高升!”</p>
“拜谢大人!”</p>
百姓们的声声期盼落入沈逾白耳中,沈逾白只得含笑点头,心中激荡,一个字也说不出。</p>
连着走了两日才出了通府。</p>
沈逾白撩开帘子往后看,站在门口的百姓们身影越来越小,后面便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黑点。</p>
再拐几道弯,城门就彻底瞧不见。</p>
每过一天,他离通府就远一些,离京城更近些。</p>
喜欢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请大家收藏: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
喜欢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请大家收藏: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