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个份上,再装下去就有点过了。</p>
玉燕看着六子恳切的眼神,故意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纠结了好久才开口说道:</p>
“可这么大的事情,我不能擅自答应你,我得回家问问我娘,得到她的同意才行。”</p>
“是、是,婚姻大事,自然是要父母同意才行,可是……”</p>
一听到玉燕要离宫,六子又有些害怕。</p>
“燕燕,你不会走了以后,就再也不回来了吧……”</p>
玉燕轻哼一声。</p>
“怎么,你不肯放我走吗?”</p>
六子连忙摇头。</p>
“不是,我不会困住你的,当然也困不住就是了……我</p>
就是想说,如果你真的要走的话,可不可以不要不声不响的就离开,起码也跟我道个别……”</p>
这小子别的本事没有,装可怜倒是挺会的。玉燕伸手摸了摸他的头。</p>
“放心,不告而别这种事,我还干不出来。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明天可还有一场硬仗要打。</p>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要是连这关都过不去,将来的一切都白搭。”</p>
次日清晨,朝会如期而至,天边初露曙光,预示着希望与变革。</p>
官家端坐于龙椅之上,神色威严,不怒自威,一语惊破朝堂寂静:</p>
“朕今日有一喜讯欲与诸卿共享,昔日遗落于民间的皇子,今朝终得寻回,此乃我大宋之幸,百姓之福。</p>
朕以天下苍生为重,为稳固朝廷,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朕经深思熟虑,决定立六皇子赵益为太子,以承继我大宋万世基业。</p>
望诸位臣工共同助力,携手同心,共助我大宋江山社稷,永固不衰。”</p>
此言一出,朝堂上下顿时哗然,群臣面面相觑,皆感意外。</p>
尤其邕王与兖王,昔日储君之争的两大热门,早已将太子之位视为囊中之物,明争暗斗多年,结果被这么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野小子抢了皇位,哪里能忍得下来?</p>
二人面露愤慨,心中怒火中烧,平日里水火不容的他们竟首次同仇敌忾,直言储君之位关乎国本,需才德兼备之人方能胜任,恳求官家三思。</p>
躲在屏风之后的玉燕听了这话不禁冷笑,德才兼备,他们两个也配说这话?</p>
“太子殿下,现在你的父皇可是孤立无援,到你出面为他分忧的时候了。”</p>
六子、不,赵益微微颔首,挺起胸膛,昂首阔步来到众臣之前。</p>
玉燕昨晚早就为他打好了演讲稿,又提前押过题。</p>
加之他本来就是个才思敏捷,口齿伶俐之人,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p>
面对几个心怀不轨的臣子的刁难,他亦是有理有据地驳斥回去,令那些挑衅者无言以对。</p>
许多中立的大臣见他气宇轩昂,举止得体,颇有几分官家年轻时的气度,不禁纷纷点头赞许,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p>
之前那总是在朝上逼着官家尽早立储的老臣更是老泪纵横,一大把年纪伏地而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