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主任,侯政委,这事,我过两天有空再过去看下现场情况,但有一点,我可能做不到定期过去看,要是可以的话,你们安排个老实又会种地的人跟我对接吧。</p>
让他来跟荒地的种植和生长过程,至于你们要不要给他开工资,还是怎么补贴,这事我不管。是军属还是后勤那边的军人,都可以,以后荒地有什么问题,统一由他过来找我沟通。</p>
至于肥料这些,可以由部队或者家属院出面从下沙二号基地采购,但肥料配比和用量一定要按照我的要求执行。你们看,这样可以吗?”</p>
包子两岁半了,是时候需要开始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的,黎念楠这时候释放出善意,也是希望以后星期天休息日,她带着包子在家属院能多认识几个小朋友。</p>
侯邱和古志业对视一眼,得,根本不需要商量些什么,这已经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期了。</p>
“可以,没问题,这事我来安排。另外,关于种子,我们也希望从下沙二号基地采购,行吗?”古志业补充问了一句。</p>
“如果是下沙二号现有、数量又比较充足的品种,可以把种子卖给你们。但种子这部分肯定是以下沙二号的需求为先。”</p>
“没问题,一些常规蔬菜种子我们会自己采买,主要是旱稻和红薯,要是可以的话,你给咱们一些种子。”</p>
“可以,这事过几年你们让对接人来下沙二号找我谈就行。”</p>
“行,我回去就找我媳妇商量下,看安排谁跟你对接。要是你这边有人选推荐,这两天也可以跟我说。”</p>
“其他人我也不是很熟,侯政委、古主任,这人选你们看着安排就行。”</p>
两天以后,杜镇带着妹妹杜欢,提着一罐坛肉上门拜访。黎念楠倒是没想到,古主任和侯政委安排的家属院荒地对接人就是杜欢。</p>
杜欢她接触得不多,听龚姐的意思,还算是个老实本分人,性格也比较木讷安静,也正是这个原因,杜母担心她嫁给村里汉子被婆家欺负,才把她留在家属院。</p>
一方面是帮着大哥大嫂带铁蛋,一方面也确实存了在这边相看找工作的心思,要是能嫁给军人,至少人品和生活条件是可以保证的,要是能嫁给营长以上级别,那还能直接随军住到家属院,杜镇他们也能多关照着她。</p>
黎念楠问了杜欢几个现在家属院荒地的几个问题,有了个初步认知,还约好明天早上先到家属院荒地看看目前地里的情况。</p>
再给杜镇回了一罐米粉,托他带回去给龚姐,上次听龚姐说奶水不是特别足,这罐米粉用清汤调稀一些,也能勉强给铁蛋补补,至少比白粥水还是好很多的。</p>
——————</p>
西北军报这次滴灌系统的报道,在整个北方军区都传了一遍,这多少年了,他们还是第一次收到请求加印的需求单,报纸也已经传到南方军区,连全国性质的军中日报也提了转载报道请求。</p>
西北军报的领导连忙给513部队的齐团长打电话,给黎念楠和黎志刚同志的奖励,必须翻倍,马上翻倍,翻倍的奖励由他们西北军报出,他们西北军报这次是大大涨了脸面。</p>
京市这边,苏致宇是在部队宣传栏张贴着的西北军报看到妹妹的照片,有幸成为京市苏家知道这事的第一人,他找宣传科要了一份西北军报,并且托宣传科私人追加订购这期报纸二十份。</p>
仔仔细细一字不漏地把整篇文章看完,这才到宁省探亲短短四天,妹妹就给阿槿弟弟搞了个滴灌系统,还被领导看上了顺便上了个报纸,这滴灌系统不用想都知道是妹妹想要给黎念槿改善生活条件弄来的,还是她联手养父养弟合作的装置,啊啊啊!</p>
他马上给苏浩哲打电话,让他下班过来找他拿报纸回去给家里分享这消息,连等到星期天他都不乐意。</p>
见到苏浩哲,最重点的一句话是,“阿哲,这周你找个借口去津市看看小宝,重点问问她那几天在宁省过得怎么样,问问阿槿弟弟今年是不是要来津市探亲。”</p>
“阿槿弟弟?”</p>
“小宝养父家的宝贝弟弟,黎念槿,现在人在宁省陆军513部队,他和小宝关系最好。”</p>
“啧,关系比你和小宝还要好?”</p>
“没法比,而且我们在阳省认回小宝那时候,他已经在宁省了,新兵入伍,我还没见过真人,他至少两年是没有探亲假的,但今年八月份就满两年了。</p>
小宝之前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他寄。这次他们一家三口,还有小包子,都拍照上报纸了,啊啊啊,好嫉妒啊!”</p>
“啧,三哥,你是不是笨!咱打不过就得加入啊!既然比不过,我们和黎叔、阿槿弟弟搞好关系,以后还愁小宝和我们关系不好啊。</p>
下沙二号红薯的番薯种还是阿槿弟弟托室友给小宝找过来的,你再看看我们,光想着给她塞红包、买买买,还不一定买到合小宝心意的。”</p>
咦!?苏致宇听到这话,觉得自己这脑子好像突然就灵光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喜欢海岛种田嫁军官请大家收藏:海岛种田嫁军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说得对,你怎么不早说!星期天我就出去给阿槿弟弟买点东西,再给他搞点全国通用的粮票肉票,给他寄过去,借拜托他多买几份西北军报的理由,先打好关系。</p>
我爸妈,你三叔三婶,早在阳省的时候就已经拜托他们全国各地的朋友同事们给小宝搜集了一堆农业资料的。</p>
也是回了京市,第一次见面长辈们都是直接给小宝发的红包,后面好像才变成买买买。</p>
是了,确实有点不一样。要说小宝最喜欢什么,估计还是农业相关的,行,回头我找三木和小明再搜一批这边的资料和种子给她送过去的。”</p>
“三哥,京市和津市周边的农业资料,我第一次见小宝就作为见面礼送给她了,你还是想办法找找其他地区的吧。”</p>
“这你也要跟我抢!”</p>
“不是,三哥,你讲讲道理,下沙一号的报纸还是你寄过来苏家的,我们早就知道小宝从事农业研究啊,曹永堂那家伙一直在农业大学你又不是不知道。</p>
要不你试试像阿槿弟弟那样,托朋友多找不同地方的粮种和种子也可以吧。你们部队里全国各地天南地北的人都有,这事应该不难,就是需要点时间。”</p>
“行了我知道了,我这边多找战友问问。这两天你过去爷爷家的时候,顺便过去蒙家帮我给小明带个信,让他和三木这周日在家等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