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水位线现在成了陈东每天必备的工作。</p>
只要来到河边,就一定看看水位线是否有变化。</p>
前几天下了一场暴雨,这水位线立马不一样。</p>
只不过,不是上涨,而是下降。</p>
这个结果让陈东又喜又怕!</p>
按照常理,雨水越大,地上河的水位就越高,而造成下降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地下处于干涸状态,下的雨全被地面吸收了!</p>
这就意味着,旱灾越来越近了!</p>
好消息是,陈东当初的预判没错,这个地下肯定藏着地下河。</p>
旱灾之年,地下河是唯一不会断掉的水流。</p>
只不过,这东西一般人找不到,连陈东也得仔细考量。</p>
地下河动辄几十米深,挖掘难度大,一旦找错了位置,肯定是白忙一场。</p>
如今河道变窄,原本浅水区只剩下淤泥,原本湍急的水流也开始平缓。</p>
陈东找了个地势稍微高点的位置,观察着整条河的走向。</p>
一般来说,地下河会出现在平缓的转弯处。</p>
吴家河七扭八弯,符合地下河特征的位置至少有十几处,想在这么多选项中找出唯一正确项,这绝对不是容易的事儿。</p>
半晌儿,陈东决定用树枝做上记号,插在河边的淤泥上。</p>
地下河流速非常平缓,明天被冲倒的树枝,肯定不是地下河。</p>
转头,陈东又去鱼囤子里把鱼收了起来。</p>
而此时,陈东也意识到,现在绝对是抓鱼的好时机。</p>
水位一旦变矮,鱼群就会慌乱。</p>
特别是常年潜伏在水底的鲤鱼,会有一种慌不择路的感觉。</p>
只要在这个时候创造一个鱼的生存地,所有鱼都会被吸引过来。</p>
到了那时候,才是真正棒打狍子瓢舀鱼!</p>
陈东选了一个稍微平坦的位置,沿着河边挖出一个圆形的深坑。</p>
这坑很深,差不多和成年人身高差不多。</p>
水一旦灌进来,立马会形成一个微型鱼塘。</p>
而在入口是一个倒八字,广口容易进,窄口出不去,鱼只能憋在里面。</p>
这面刚把鱼坑挖好,鱼已经迫不及待地往坑里钻。</p>
鱼也知道哪里更适合生活。</p>
渔获比陈东想得更多,不到半个小时,已经抓了满满一筐。</p>
之前养的鱼已经足够了,如果再多,就会破坏生态平衡。</p>
如果把这些鱼大有用处。</p>
像鲤鱼这种肉质肥厚的,可以做成鱼干,而类似鲫鱼这种体型较小的,更适合做罐头。</p>
这种便携式的食物,更利于携带。</p>
假如未来有什么不测,大家至少可以带着食物离开,不至于被困死在这。</p>
想做长保质期的罐头,必备的要素是密封。</p>
空气进去得越少,保存的时间就越久远。</p>
可以现在的技术手段,根本不可能实现。</p>
不过,这事难不倒陈东。</p>
陈东带着鱼回到家,先把内脏和鱼鳃处理好,又单独找了一个坛子储存。</p>
只要经过适当温度的发酵,这些鱼杂碎也会成为极好的肥料。</p>
处理好的鱼浸泡在清水当中,陈东从油坛子里挖出两大块獾子油。</p>
去年打猎存下的油,到现在还有不少,正好拿出来做罐头!</p>
雪花的獾子油在泥锅里渐渐融化,略带浑浊的油脂泛起缕缕青烟。</p>
陈东迅速把鱼控干,回身扔在油锅里。</p>
“呲啦!”</p>
鱼肉接触到油脂的瞬间发出青烟,鱼香和油香扑面而来。</p>
鱼肉在油锅里泛起大泡,很快变得通体金黄。</p>
眼见鱼肉外壳变硬,陈东迅速用筷子把鱼肉夹出来。</p>
第一次油炸是为了去处多余的水分,提升口感的时候还能增加鱼肉的保质期。</p>
周晴闻到香气,从屋里探出个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