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怪事连连(1 / 2)

人的恐惧来自未知,也来自无知。</p>

鸡瘟确实是病,也具有一点传染性,但感染人的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p>

而且,焚烧基本能解决所有问题,实在不放心再用高浓度的盐水或者醋消消毒,基本没啥问题。</p>

就算是被冲到河里,也不至于造成什么水源污染。</p>

至于之前得鸡瘟的,那是因为把病鸡吃了,他不得病谁得病?</p>

吴全友太谨慎了,谨慎到放弃了唯一的水源。</p>

不过,这对陈东倒是个好事。</p>

这相当于他们把水资源拱手相让,当然高兴了!</p>

吴家沟屁大的地方,当然没什么秘密。</p>

鸡瘟的事儿很快传得沸沸扬扬,而且越传越邪乎。</p>

传到最后,连种地都不能用这种水,否则粮食里都带着鸡瘟。</p>

当这种传闻传到陈东耳朵里的时候,他第一次感觉九年义务教育是多么伟大!</p>

人啊,总是喜欢靠自己的猜想活着。</p>

……</p>

吴家沟今年很乱。</p>

吴全友只觉得吴家沟像一个千疮百孔的袋子,刚解决一件事,另一件事马上跳出来,然后杀他一个措手不及。</p>

连这种老狐狸也觉得力不从心,更别提其他人了。</p>

这才是大灾之年的真实写照,灾年不怪,那就不叫灾年了。</p>

责任田里的苗子好不容易从泥里刨出来,倒是勉强还活着。</p>

可如果这场雨这么一直下,那还真不好说了。</p>

情急之中,吴全友拿出对策。</p>

全村老少一起凑油毡纸!</p>

有房子的拆房子,没房子的拆棚子。</p>

这都是公集体发放的物资,如今用到公家也是理所应当。</p>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撤掉油毡纸,那就意味着房顶漏雨。</p>

苗子是不用挨浇了,人就遭罪了!</p>

眼见村民迟迟不动手,吴全友只能身先士卒,先把自己家房顶拆了。</p>

大家一看吴全友这么痛快,也不好再说别的,只能先把自己唯一能遮风挡雨的东西拆了。</p>

甭管是房子还是棚子,一律被拆得七零八落,凑出来的油毡纸全搭在责任田。</p>

这办法看着蠢,但确实有用。</p>

幼苗不用经受狂风,情况就能好不少。</p>

村民一个个成了落汤鸡,在寒风中抱着肩膀筛糠。</p>

按照往常,这伙人可能直接杀到吴全友家里避风雨。</p>

可现在吴全友家也成了露天,这还能有啥办法?</p>

兴许是老天爷看吴家沟太惨了,傍晚的时候雨渐渐停了。</p>

所有人都成了落汤鸡,雨虽然停了,但身上却越来越冷。</p>

有人忍不住了,开始试图搭起火堆烤衣服,可所有柴火都湿答答的,根本点不起来。</p>

此时,人类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p>

既然没有外在火源,那就凑得紧一点吧。</p>

这一凑不要紧,很快就有人觉得身体发热,喉咙发紧,严重的更是头脑发胀。</p>

没人想到感冒,第一个反应都是鸡瘟!</p>

一定是鸡瘟传染了!</p>

这个想法一出来,刚才还抱团取暖的人瞬间如临大敌,直接炸了窝。</p>

……</p>

雨停了,陈东决定上山看看。</p>

每天去山上转转已经成了陈东的习惯,只是下雨路太难走,不敢轻易上山。</p>

山上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到处一片烂泥。</p>

多亏植被足够多,否则肯定有滑坡的风险。</p>

刚到阳光房附近,陈东就觉得不对劲。</p>

自己修建的水渠是有记号的,如果被人动过立马就能发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