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已经种到土壤里,前期的工作比较简单。</p>
无非是每天检查一下发育情况,间隔一天喷一些水,再确保光照就可以了。</p>
这活不累,但是比较耗费时间。</p>
索性,就交给周晴来做。</p>
而陈东现在抓紧要做的,就是修建蓄水池。</p>
在阳光房前,陈东先挖了一个盆口大小的洞。</p>
这洞口不大,但是特别深。</p>
陈东要做土壤取样,通过土壤样本确定山体内部结构,方便制定下一步计划。</p>
北方的地貌相对简单,一旦过了长江以南,地貌就会很复杂。</p>
这山地构造比较简单,最外层是黑土地,再往下挖便是黄泥层,还有零星的碎石。</p>
挖到最后,便是坚不可摧的岩石层。</p>
简单来说,整个山体大概只有三层。</p>
岩石层是山的骨头,要是把这破坏了,雨季很容易泥石流。</p>
所以陈东绝对不会触碰这个地方。</p>
陈东现在要做的事儿,就是在不破坏地基的情况下,把阳光房下面挖空,给蓄水池留出位置。</p>
而且,这必须经过精密的勘测。</p>
要精密到0失误!</p>
其实,以陈东的经验,判断地形不算难。</p>
可凡事都有万一,但凡失误一点,都非常容易毁了土地的承重力。</p>
而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阳光房塌方。</p>
那里可种着小麦呢,这是度过大灾之年的资本,陈东赌不起!</p>
麻烦一点,也比冒险强!</p>
……</p>
陈东在家里画图纸的时候,正好被周晴看见。</p>
一听这事儿,周晴只觉得大胆又刺激。</p>
还没听过谁把蓄水修在地下!</p>
震惊归震惊,周晴还是给出自己的建议,让陈东参考之前的地下室。</p>
毕竟,原理是一样的。</p>
的确。</p>
这两件事看着很像。</p>
可山地和平地完全不同。</p>
当初的地下室来说,无论怎么挖,地下都是平整的,承重性自然不用担心。</p>
而山地下面则是不规则地貌,在必须用勘测洞来定点,然后再找平,使其形成一个平稳的矩形。</p>
周晴立马面露疑惑:“道理我懂,可只有省里才有这种勘测器,你总不能靠人力把山坡挖成平地吧?”</p>
“据说,那机器要好几百人才能推动呢!”</p>
陈东不免有些震惊。</p>
他知道周晴的背景不简单,否则当初不会画出毛子的防空建造图。</p>
可她说的那种钻井式的勘测仪,在这年头属于保密性的设备。</p>
不光能勘测地貌,挖石油,找铁矿全靠它。</p>
能接触到勘测仪的人,那级别绝对是相当高的。</p>
对于周晴的背景,陈东已经不敢猜了……</p>
陈东当然搞不来这种机器。</p>
可他有脑子啊!</p>
陈东找来一根麻绳,在绳子底端放下石头,再用黑炭画出刻度,当作标尺用。</p>
随即围着阳光房开始挖勘测洞,每个洞口间隔五米。</p>
由于天气转暖,地面的土壤已经变得松软,加上每个洞口直径不大,挖起来并不费力。</p>
这种大型建造必须有严格的标准。</p>
陈东只要挖到岩石层,就立马停手,然后把绳子顺到洞口里。</p>
绳子的长度是4米,这是基坑的数值。</p>
地貌虽然不同,但绳子是标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