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装进箱子静置一晚,转天陈东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光房里。</p>
黑色的土壤已经多了一层乌光,这就说明氮气很充足!</p>
这土壤从贫瘠到肥沃,彻底完成了改造!</p>
小麦子之所以能成为战略性作物,主要是因为它属于密植植物,对生长空间要求极低。</p>
哪怕一亩地只有600多平方米,也差不多能种下几十万株小麦。</p>
周晴听到这数字,明显吓了一跳。</p>
作为知青,她也参与劳动,可从来没参与过计算,只知道完成任务。</p>
更让周晴不解的是,明明可以种这么多,可亩产也只有一百斤上下。</p>
这比例完全不对等啊!</p>
可这在陈东看来,再正常不过。</p>
这小小一方土地里,全是农学技术。</p>
这年头没人接受过农业教育,沿用的还是古代留下来的技术,比例不对等也是情理之中。</p>
从种植到收获,一共要过三道关。</p>
就拿抽穗来说,那简直是鬼门关。</p>
想控制成熟极度,就必须根据抽穗的季节控制施肥量。</p>
都觉得种地是纯粹的体力活儿,可施肥是实打实的技术劳动!</p>
如果氮元素太多,会导致小麦提前抽穗,太少麦子就憋在里面。</p>
无论是那种情况,都会导致减产。</p>
周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陈东也只是笑了笑。</p>
她之前始终在城里,没参与过劳动,更不知其中有多少艰辛,自然无法体会真正丰收的喜悦。</p>
不过,对于这些难题,陈东自然有对策。</p>
周晴负责撒种子,陈东培土以后再把箱子搬到阳光最足的地方。</p>
小麦是光照性植物,每天必须保证10个小时的日照。</p>
三五天的时间,俩人一直忙碌。</p>
等把所有种子都播种完,周晴已经累得直不起腰。</p>
没办法,在任何年代,庄稼人都不容易。</p>
哪怕陈东一身本事,也要踏踏实实地劳作。</p>
播种结束以后,陈东回家拿了些醋。</p>
在无数的实验中得到结论,小麦更喜欢酸性土壤。</p>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喷洒一些醋的稀释液。</p>
当然,这是很多年以后才攻克的技术难题,这年头根本没人知道。</p>
第一茬小麦种下去,这只是开始。</p>
种地的三要素,陈东已经有了两个,剩下的就是灌溉。</p>
所谓的灌溉,并不是拎着桶去打水那么简单。</p>
今年是大旱之年,水会成为极度稀缺的资源。</p>
传统的水车也会没了用武之地,所以只能用另一种办法!</p>
只不过,他现在需要一些材料,可北方偏偏没有。</p>
……</p>
陈东忙得火热,吴全友也没闲着。</p>
回到家以后赶紧把吴德贵喊来,想问问他和许文化的关系。</p>
吴德贵隐约觉得,他爹现在很需要他。</p>
这是他之前从来没有的感觉。</p>
他一激动就拍胸脯子,说和许文化的关系相当好,别看他们是知青,处得像亲哥们儿似的!</p>
吴全友还不知道他这儿子啥德行?</p>
满嘴跑火车的臭毛病,永远也改不了。</p>
对于他的话,吴全友只信一半。</p>
他没说什么,只是让吴德贵把许文化请到家里,大家一起吃顿饭。</p>
对于吴全友来说,这顿饭的风险极大。</p>
万一许文化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岂不是白白折了一顿饭?</p>
可再想想,比起自己以后的日子,这半块芥菜疙瘩算不上什么。</p>
芥菜疙瘩,是他目前最能撑场面的菜了。</p>
东北习惯在入冬之前腌一些咸菜,这些咸菜要吃到来年入秋。</p>
相对来说,芥菜不是太稀罕的玩意,但盐很短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