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新的打算(1 / 2)

可是,能怎么办,闹出来的烂摊子,他不想牵连太大,只能捏鼻子认了,替杨爱华出了这笔钱。</p>

不过,韩家,这是拿他闺女当枪使了,到底什么目的?他也不能白吃了这个亏!</p>

几天后,报纸新闻又报道了这件事的后续,处理及时,坏人受到了惩罚,受害人得到了赔偿,公平公正,情势一片大好。</p>

经过这次,也给了苏曼一个警醒。</p>

她本来是想等知青大院和大场院租期到了,再和村里买过来,现在被闹了一场,杨爱华赔了那么多钱。</p>

那个脑抽的要是不甘心,再来找麻烦,把这两处给买走,她短时间内可找不出这么合适的两处地方。</p>

直接和村里谈妥价格,把这两处都买了过来。</p>

现在知青大院和大场院,都姓了苏,不再属于村集体,成了苏曼家的房产。</p>

家里的营生,她也有了新的打算,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她还得发展点别的副业。</p>

赔偿的两万块,她没有存进银行,有了新的用处。</p>

于是,村里的大喇叭又广播了一则消息,“广大村民同志们注意了,那个,苏家啊,老苏家,承包土地,二十年。</p>

大块地那边有地的,想承包的,你听好喽。</p>

前五年,一亩地二十五块钱。公粮统销,提留,都不用你管了。</p>

啊,就是一亩地净剩二十五块钱。</p>

不要钱的,你也可以要粮食,苞米二百五十斤。</p>

往后五年一变,按着当时的粮价,调整承包款。</p>

我再说一遍。。。。”</p>

大喇叭一广播,大块地有地的人家,立马就沸腾了。</p>

正在吃饭的,饭碗一撂,饭也不吃了。正在捡粪的,土篮子一提,粪也不捡了。</p>

还有一个婶子正纳鞋底子呢,刺啦一下,那大锥茬子,好悬没给旁边玩的小孙子脸蛋子给扎喽。</p>

哎妈呀!这可是个大事。</p>

东家走西家窜,都在激动的讨论着。</p>

都是种地惯了的老农民,那心里都有一笔账。</p>

村里没有水田,都是旱地,种的大都是苞米高粱大豆这样的粗粮。</p>

苞米的价格,买是九分钱一斤,年头好一亩地的亩产能有四百斤左右。</p>

刨去公粮,统销的钱交了提留款,就几乎没剩下啥,一亩地就是落下二百斤左右的口粮。</p>

苏家这个条件,要是要粮食,那就是一亩地能赚五十斤。</p>

要是要钱,按着九分钱,二百斤粮食,那也能赚七块钱。</p>

合适!</p>

地承包出去,还省了侍弄地的劳力,出去干零工,还能挣几个钱。</p>

这又多了一笔收入。</p>

至于担心地承包出去,买不到粮食吃,那更不用担心了,谁家没有好几块地。</p>

要是真赶上一大家子分的责任田都在大块地,和交好的人家调换一块换着种就是。</p>

在大块地没有责任田的人家,看到这样的大好处,那还眼气呢!</p>

算完账,大家伙那心里更是火热了,都跑到苏曼家打听,具体还有啥说道。</p>

苏曼详细的给大家伙又说了一遍,“大家伙有想承包的,就在我这登个记。</p>

过几天咱们就把各家土地的亩数丈量出来,签承包合同。</p>

签完合同,一次性领五年的承包款,过五年,再结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