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都在家?大白天的,不用下地干活了么?</p>
想起自己家那几亩地,草长得比人都高,周小炎了然。</p>
咱爹这是堕落了啊!</p>
周小炎手扶额头。</p>
周小敏把两扇大门都打开,让周小炎进来。</p>
周小炎跨过高高的石门槛向里面望去。</p>
只见大门内是一个青石铺成的院子。</p>
院子不大,但对于小村庄来说也不算小。</p>
对面是一间宽广的堂屋,这里的人把这叫堂前。</p>
堂屋很宽大,足有丈半。</p>
堂屋两旁,是东西正屋,东正屋的门朝西开,西正屋的门朝东开。</p>
正屋两旁,是东西厢房,东厢房朝西,西厢房朝东。</p>
厢房与正屋之间是有屋顶的,中间是两条过弄。</p>
经过过弄,后面是一个石板铺成的小天井,小天井后面是一排朝南的灶间和仓库。</p>
这就是周小炎的新盖的家了,新房子不奢华,没有精雕细琢的花式图案,但很实用。</p>
周小炎这几年是见过世面的,也不禁连连点头。</p>
现在,周家堂屋大门洞开,周小炎看到村子里的长辈都坐在家中。</p>
看到周小炎回来了,众人都站起来,走到院子里迎接。</p>
周小炎摸摸鼻子,有点不习惯他们对自己的重视。</p>
曾几何时,自己可是这些长辈眼中的熊孩子,当然,骨子里现在还是。</p>
现在,自己成了他们眼里的香饽饽了?</p>
“小炎回来了!”(小缺改回来小炎了)</p>
“个子长高了不少,都快赶上你爹了。”(其实还差一个头,他爹周仝可是高个子)</p>
“这孩子,真是出息了,记得那会儿,还给我家送过米呢。”</p>
饥荒那年,除了孙老财,村里哪家没吃过周家的米?</p>
孙老财家是真有钱,穿着补丁打补丁的他今天也在其中。</p>
说起攒钱,姓孙的比姓周的高明多了,饥荒那年,周家攒了四两多,孙家攒了四百多。</p>
要知道孙家当时也歉收,他们卖的只是去年的一点点存粮。</p>
这些长辈们夸奖了一番周小炎,说什么有出息,将来我们村全靠周兄弟了这些,周小炎的爹周仝只有呵呵的笑。</p>
周小炎现在也知道了,乡亲们今天聚集在自己家里是商讨铺设从村里到县城的石板路。</p>
周小炎让他们继续,自己到后面厨房找娘说话。</p>
正好他娘胡恬得知儿子来了迎出来,母子相见,一阵唏嘘。</p>
胡恬哭了一会,周小炎骗她,说那年就是因为用五两银子买了武功秘籍才被仙师看上的,反正她又不知道。</p>
周小炎又问,“娘,咱家怎么能盖得起大房子?”</p>
胡恬奇怪了,“不是你带回来的银子吗?”</p>
“我不知道啊!”</p>
想了想,周小炎大约摸估计是青莲宗送的银子,只有他们了。</p>
金子银子他有,还有不少,放在储物戒里面都快忘了。</p>
周小炎又问:“娘,咱们山边那块地不种了吗?”</p>
胡恬说:“咱家现在有八十亩地,其他都在一起,路也近,山边的地有些远,只有七亩,去年种了些药草,今年没来得及打理,没想到抛荒了。”</p>
原来是这样,山水界地广人稀,其实只要不是荒年,饭是有的吃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