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楼这么多营业员里有没有先进生产者,孙志伟并不知道。
不过,现在的营业员还是讲究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很好,对客人也很和气。
不像多年以后,国营饭店里面居然要强调:‘不准无故殴打顾客’。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如果是‘有故’那就可以打呗。
哈哈,这也是后来的事情了,现在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个事情后来成了一个梗,在网络上不停的流转变化,被热心的网友们开发出了不少段子。
孙志伟带着两个女孩避开一楼拥挤的人群,开始在商场里闲逛,他们今天也没什么明确的目标,遇到喜欢的东西就会买下来。
在商场逛了两个小时,等出来的时候三人已经满手都是纸包裹,里面大部分都是姑娘们爱吃的零食和喜爱的小饰品。
下一站是是东来顺,东来顺就在王府井百货的对面的东安市场二楼,大冷天的没有比吃一顿热腾腾的涮羊肉更舒服的事情了。
如果时间提前一个月,孙志伟肯定不会带她们过来吃,那时候因为改制不到位,这边的羊肉味道下降的厉害,很多人都不愿意来吃了。
幸好上个月底下了新的文件,这些名牌老店又改了回来,现在去刚刚好。
孙志伟带着两人小心的穿过大街,让过顶着巨大煤气包的公交车,来到东安市场二楼,大中午的这里已经人满为患.
不过这时候的人都比较有素质,吃完的立即就走,没人会占着位置聊天。
他们等了半小时就有位子空出来,三人立即落座。
北京话管涮羊肉叫涮锅子,地道的老北京涮羊肉,锅一定是铜锅,大肚围边,炭火集中,加热汤水,温度高且稳定;汤水沸腾时,也只是小火慢开的状态。
纯正的涮锅子只涮羊肉,因为牛羊膻腥各异,一混合汤就不好喝了,再配上清水一盏,葱姜二三,那味道就出来了。
而用料也必须讲究,以前所有饭馆子的羊肉片,都是口外(张家口)来的大尾巴肥羊,不但肉质细嫩,而且不觉膻腥。
取肉的部位也有讲究,一般分为:黄瓜条(肋条肉)、上脑(上腹肉)、下脑(下腹肉)、磨裆(后腿肉)、三又儿(脖颈肉)。
切肉也很讲究,按东来顺的标准,一斤肉切六寸长、一寸半宽的肉片40至50片,每片约0.9毫米厚,一个人一天只能切几十斤。
当真是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
每年到冬季,包括东来顺在内的各大饭庄都会在门口支上案子,师傅当众切肉,那漂亮的刀工上下翻飞,让人看的觉得是一门艺术。
等菜上齐,汤锅翻滚,三人大口开吃。
把轻薄的羊肉片夹在筷子上,往滚水里滚三滚就起,再佐着京城特有的蘸料:芝麻酱、酱豆腐、韭菜花。
那味道,馋!
一个小时后,羊肉吃完,就着锅里的羊汤喝了几大碗,三人都挺着个大肚子,一摇三晃的出了东安市场。
“哥,这也太舒服了。嗝~”
“憋说话,咱们慢慢溜达着,消消食。嗝~”孙志伟也不想说话,羊汤都顶到嗓子眼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