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们被放回后,日夜不停赶路,把消息带了回去。</p>
彼时越人正围坐在空地休息,作为大本营显然比寻常民众的居住条件好很多,那间最大的房子就是译吁宋的。</p>
“首领!”</p>
呼喊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他们看着狼狈奔回的十几人有些诧异。</p>
“怎么了?”人群最中间的一名男子站了起来,他的腰间悬挂兽骨,还有一把扁茎短剑,上好的猪鬃皮裘,彰显着他的地位。</p>
“我们……我们偷袭失败了……”男子气喘吁吁说道。</p>
众人更是奇怪,偷袭了这么多回,失败一次也很正常,至于从前方赶回来吗?</p>
“我们……是被活捉又放回来的,他们让我们带话说……说……”</p>
“说什么?”</p>
“说限我们七日内投降,不然就毁林烧山。”</p>
众人一听直接就炸开了锅,他们纷纷拔出腰间的短剑,叫嚣着要与秦人同归于尽。</p>
“安静!”译吁宋大喝一声,“秦人还说了什么?”</p>
“他们说若归顺,会保我们生计,还承诺您首领的地位。”</p>
“笑话,译吁宋首领是我们部落联盟选出来的,哪轮得到秦人做主!”</p>
“就是,他们还敢烧山,当我们是吃素的吗?”</p>
大家都怒火中烧,催促着首领早下决断,“趁秦人还未动手,我们冲出去与他们拼了!”</p>
译吁宋神情凝重,这群山密林就是越人的保护伞,没了这一切,硬碰硬毫无胜算,秦人的话到底是真是假,他们难道真的心狠手辣到这种地步?</p>
一旁的桀骏给出建议,“首领,不管这场仗要不要打,七日时间刚刚好够我们赶到,不如先出发,路上再想办法。”</p>
事已至此,译吁宋只能带上人,尽快赶往两国交界处。</p>
而这边,秦军也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不是怕打仗,而是先演习该怎么救山火,孙思邈研究的小玩意也正在快马加鞭赶来的路上。</p>
约定的地点在一处山谷,以一条河流为界,能降低越人的防备心理。</p>
正值盛夏,天气异常闷热,第七日,巡查的秦兵来报,并没有看到越人的影子。</p>
嬴政不喜食言,第二天清晨,大批秦军已经集结于河岸,每个人都配备了孙思邈带领学生研制的火药箭,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原版是北宋初创制的一种用弓弩发射的带火药包的火箭,在常规箭的箭头后部,以箭杆为轴,绑附一个球形火药包,双层设计,使火箭在飞行时,既能保持平衡,也不会在飞行中损失火力,其燃烧效率,要比用草艾、油脂作引火之物的纵火箭大得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