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要做的做完了,临近午膳的时辰,秦绥佑带着北堂琰去往世安院。</p>
进院子时,发现北堂歆月也在。</p>
“你今日是……”</p>
北堂歆月上的女学离王府近,但是她午膳一般是不回来的,现在又不是放旬假的时候,这会儿不应该在府里看到她的才是。</p>
“嫂嫂!哥哥!”</p>
笑嘻嘻的打了招呼后,北堂歆月回道:“这不是要春闱了嘛,我们柳夫子就想着,虽然我们女学里的学生参加不了考试,但也要与其他学子一般有所重视,于是夫子就决定自今年起,每逢秋闱、春闱,她会自己出考题让已经葳蕤舍的学生在那一日同参加秋闱、春闱的于同一时间开始考试,我们其他几个学舍,就可以放几天假。”</p>
安王妃在膳厅吩咐人布着菜,听到北堂歆月喊人的声音,就知道是秦绥佑和北堂琰过来了,于是出来唤着几人进去。</p>
回应了一声,三人就往膳厅那儿去了。</p>
而后,秦绥佑也没忘记北堂歆月方才说的,对此他道:“柳夫子对你们的期望很高。”</p>
“是啊。”</p>
北堂歆月点了点头。</p>
“夫子还常说,虽然现在的世态是让女子遵从‘三从四德’,但我们不能自己把自己禁锢于闺阁,哪怕不能将学到的东西付诸实际,只满足了心中一部分的向往也是好的。”</p>
秦绥佑:“柳夫子是个有大志向之人,要是能有机会的话,说不定她能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女官。”</p>
“嫂嫂也是这样想的吗?”</p>
北堂歆月惊讶又高兴,此前她一直未曾同别人说过柳夫子说的那些话,就怕得不到理解与认可,而秦绥佑所言,让她对这个嫂嫂的好感立马又往上拔了一层。</p>
“什么这么想的?”</p>
这时几人已经进到膳厅,听到北堂歆月激动的声音,安王妃便这样问道。</p>
北堂歆月:“嫂嫂说柳夫子是可以做官的,娘亲,您觉得呢?”</p>
安王妃没露出任何惊疑的神色,指引着几人先坐下,随后道:“柳夫子确实是难得的才女,无论笔墨丹青或是诗文歌赋,当年一经问世,谁不赞一声精妙绝伦,但他们又总拿她是女子之身去惋惜,当真是……”</p>
语未尽,却是摇着头叹了口气。</p>
北堂歆月看着自家娘亲姣好的面容上无奈中又夹杂着她看不懂的表情,不由得有些担忧。</p>
“娘亲……”</p>
安王妃回过神,脸上的神色褪去,又是那个温婉可亲的北堂歆月所熟悉的娘亲。</p>
“我没事儿,哎,你说你爹也是,不知道在干什么,早都叫人去唤他了,怎么还不来……”</p>
正说着,安王便掀开外边的珠帘进来了。</p>
“这不是来了嘛,夫人莫着急。”</p>
上前熟练的握着自家夫人的纤纤玉手,安王一脸讨好的笑着。</p>
瞪了安王一眼之后,安王妃抽回自己的手,轻声骂道:“孩子们还在呢,真是个老不羞。”</p>
不怕也不闹,既然不让拉手了,安王便轻轻的扯着安王妃的袖口,两人一道落座。</p>
“我也不老啊,胡须都没蓄。”</p>
北堂歆月附和着“老父亲”的话。</p>
“是极,爹爹看着一点儿也不老,旁人一打眼看着爹爹和哥哥站在一块儿,还以为是兄弟俩呢。”</p>
安王投北堂歆月以“孺子可教也”的眼神,但还是谦虚道:“诶~哪有这么夸张。”</p>
“确实没那么夸张,我看起来应该没有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