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真情谢礼(2 / 2)

“这野山参是我一富商出身的学生送的,据说品质不错,我也不大懂。”</p>

安王说是才能不显,其实是在士族眼中那些名满邺京的高才之士的比较下才不那么突出,事实上安王善文,是超过了当初的绝大多数皇子的,他还任过国子监监丞。</p>

不过送安王野山参的学生并不是国子监里的,那学生是安王早年出游时为了混个实惠些的住处当了一段时间教书先生时带过的学生。</p>

那学生家境不错,不过毕竟是商贾之家,父母就指着他这个独子科举成功以光耀门楣,但此前一直寻不着合适的法子,学习效率并不高,勉强一路磕磕绊绊到院试时屡次落第,险些放弃。</p>

而安王是个负责的教书先生,在当时有限的时间里倾囊相授,不仅让那学生过了院试,还大大提高了那书院的考试过关率。</p>

现在那学生正任户部郎中,职位不算很高,但他左右逢源人脉不错,升官也就年底的事儿了,不过朝中并没有旁人知道他与安王还有这么一段渊源。</p>

秦绥佑直接接过侍从手里的托盘,细细看了一番盘中的野山参,色黄褐,根须粗壮如指,表面纹理深而细密,支根部位的珍珠点大而饱满。</p>

“这野山参品相极好,约有五百年往上八百年往下之间的年头了。”</p>

安王闻言有些惊讶,但并未面露可惜之色,只道:“我那学生送我时我还只当是普通的百年山参呢,没想到年头这么高了,给你也正好,放我这儿也是浪费。”</p>

秦绥佑让杜若拿好野山参后,道:“世子正值恢复期,野山参补元气,正适宜入药,我还愁找不到好药材呢。”</p>

安王还没来得及,安王妃便道:“你这孩子怎的还如此见外,不是同你说过,有什么事儿就来找父王母妃的吗,竟还自己为药材费神,你为琰儿瑞儿治病疗伤已是极为辛劳的,你不分担些给我们,是想自己出了力,顺便还得出买药材的钱不是?”</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喜欢不搞基建的世子妃不是好神医请大家收藏:不搞基建的世子妃不是好神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秦绥佑无奈的笑道:“是我思虑不周到了,还请母妃恕罪。”</p>

见秦绥佑这样说,安王妃忙道:“我不是要怪罪你,只是想让你多与我们亲近些,别什么事都独自抗。”</p>

秦绥佑颔首道:“我明白,多谢母妃体恤。”</p>

安王妃欣慰的温柔笑了笑。</p>

“既明白了,从现在开始,就少说些什么谢不谢,学学这脸皮厚顶天的丫头。”</p>

说着,安王妃指了指一旁吃茶点的北堂歆月,她正专心品味,压根不知道被“点了名”。</p>

秦绥佑笑着应“是”。</p>

随后,安王妃让身后的优昙并另一侍女抬着东西上前。</p>

“我瞧你应是入府匆忙,都没置办多少衣裳,这不,我也不知道给你什么好,就想着裁制几件新衣,你瞧瞧这几匹料子,可喜欢?”</p>

安王妃这几匹布料基本都是照着秦绥佑平日里的穿着颜色拿的,荼白、淡青和雾蓝都有,倒是有一匹玄色的,秦绥佑基本没有这种颜色的衣裳,倒是曾无意间在北堂琰的衣橱里见到过不少,不过他对其并没有什么恶感。</p>

于是秦绥佑道:“都很不错,不过母妃是让绣娘做还是……”</p>

这话一出,明显能感受到安王的气场有些变化。</p>

安王妃笑道:“我倒是想亲手给你做几件的,但是你瞧我身边这位,就前几日给月儿按照你给的法子做了个包,便好一通说教。”</p>

那就是不自己做了,安王放下心来。</p>

北堂歆月正好关注了一下他们在说什么,看到自家爹爹的反应,捂着嘴光明正大的“偷笑”。</p>

秦绥佑很识相的道:“母妃确实不适宜劳累,多休息才利于身子恢复。”</p>

安王一脸“孺子可教也”的表情点了点头,被安王妃睨视一眼后,喝了口茶装作什么都没发生。</p>

喜欢不搞基建的世子妃不是好神医请大家收藏:不搞基建的世子妃不是好神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