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云吓得筷子都掉在了桌上。</p>
万元户,她从没想过,只最近几个月她跟着人做了一阵生意,因为投资太少没有太多的时间经营,却也才挣了一百多块。</p>
加上上班,辛辛苦苦地攒下来的钱,离万元户差得远了。</p>
两人边说边随便聊着,“那晓云姐,你这些东西从哪进的货!”</p>
“西城,一个小院子的老板,听说车站有人专门搞批发的。”以前似乎就是搞黑市的,现在放到明面上来,生意依旧好的不行。</p>
陈晓云摸了摸口袋里的钱,她最多一次才只拿二十块钱的货,不敢放开手脚。</p>
林夏很想告诉她现在往南方,或者往东走,搞上一大批物资过来倒卖,一次挣上两三千不成问题。</p>
只是,想到陈晓云的遭遇,她又打消了这个想法,一个没有自保能力的女人,想要搞点事情太难了。</p>
而且八零年,还是社会最为混乱的时候。</p>
大量的下乡知青返城,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加上城市里原有的待业青年,形成了一股不安定的力量。</p>
“有没有想过开个店!”</p>
陈晓云的脸色有点羞红,似乎考虑过这个问题,却还是摇了摇头道:</p>
“听说西城要开一个集贸市场,如果有店家入驻,起码要免三年房租,各种开店手续便利!”</p>
只是开店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棉纺厂可是铁饭碗,许多人求都求不来。</p>
她没想过要放弃正式的工作,去冒这个险。</p>
林夏听到后却很心动,集贸市场,如果现在投资买上一排店铺,哪怕三年后才开始盈利。</p>
到时候房价会突飞猛涨。</p>
自己不就能挣上一笔,当个包租婆与当兵有冲突吗?</p>
这点,回头还得问问高教官。</p>
“西城的集贸市场什么时候建成?”</p>
陈晓云这一年多在临县也不是白待的,加上棉纺厂的女工本身就爱八卦,因此知道得还不少。</p>
“我上次出去转了一圈,好像才刚开始划出地皮,应该还早!”</p>
林夏低头沉思了一下,这件事也不用着急,可以再等等。</p>
两人吃完饭后,林夏无事便跟着陈晓云,去到做生意最为密集的区域,穿过几条巷子,在一条偏街上,果然做买卖的人不少。</p>
整条街全都是蹲着卖东西的。</p>
大到卖旧收音机,以及锅碗瓢盆和各类棉纺轻工艺品的,小到像陈晓云这样卖瓜子和头饰的。</p>
甚至还有卖菜、卖老母鸡,和一些小吃食的。</p>
人数虽多,但每个人贩卖的物品数量却极少,只不过逛街的人更多,不一会儿,不少人手中的物品便被卖光。</p>
又会增加些别的摊贩过来。</p>
整条小街热闹非凡,也并没有市场管理什么的。</p>
两人随便逛了一会,陈晓云便已经忍不住了,开始提着篮子掀开白布的一角,小声地叫卖起来。</p>
林夏则兴致勃勃地挨个看着摊贩。</p>
不一会儿她便买了两双袜子,一块香皂,三条手绢和两块洗脸毛巾。</p>
其中一个二十多岁,染着黄毛的青年叫得甚是起劲,“哎,瞧一瞧看一看,长筒袜呢,南方最流行的长筒袜,一双只要三块五毛钱!”</p>
“妹子要不来一双!”</p>
在看到林夏停留的脚步,黄毛青年立刻笑着问道,手里拿了好几双散开的袜子。</p>
看质量一般,林夏想着平时穿军装用不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