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补漏(1 / 2)

凡儒 东弘 3218 字 1个月前

他的心好乱,乱的他看不清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心绪时刻变化不停。</p>

王略他们那群背嵬之士,是继承了岳武穆遗志不假,可岳武穆的遗志……收复北境河山,与干预立储之间……</p>

二者之间当真可以等同?</p>

姚名成思虑再三,内心中不免产生怀疑,怀疑他们中有些人的动机。</p>

又或是他们中有些人太过天真幻想。</p>

岳武穆临终前发出感慨:“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p>

不得不说,岳武穆此番感慨并无道理。</p>

朝廷每逢重大战事发生,必将加征百姓税赋,兵役,与民取索无度。</p>

北伐,无异于是将百姓之家放在火中炙烤,损耗自身国力,以此换取国土收复。</p>

国家大事,岂能尽如人意。</p>

类似此等火中取栗之事,就算他们最后真的成功等到了一位雄心壮志的新帝,那也得大宋朝打得起,有厉害将领打的赢啊!</p>

他们现如今仅凭四字“武穆遗志”,便想让姚名成死心塌地跟着他们干。</p>

姚名成还真没糊涂到这个地步。</p>

当朝圣上,登临大位之初,不也曾心怀北伐壮志,一心收复北境中原?</p>

可结果如何呢?韩节夫之往事休提。</p>

“啊……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天门选士,为官爱民……还是厉兵秣马,收复中原……啊啊啊啊啊啊啊啊!”</p>

情至烦躁顶点,姚名成不禁抱头蜷缩。</p>

“你怎么了?突然鬼叫起来,打瞌睡做噩梦了?”</p>

立于书桌后方,正忙着堆叠草纸,塞纸入柜的吴东看他如此烦躁模样,颇为不解道。</p>

“没什么,我只是在想一些很纠结的事情。”</p>

“碰到很纠结的事情,如果脑子里一直想一直想,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不妨先把它往旁边放放。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p>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过段时间说不定就能豁然开朗。”</p>

说来奇怪,吴东跟姚名成两个人竟都喜欢开导别人,哪怕为此自己可能会陷入白费口舌,费力不讨好的境地。</p>

他们依旧在所不惜,想要尽到自己那份开导力量。</p>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姚名成口中连续重复了好几遍吴东所说。</p>

“这也是你梦中仙人传授给你的诗句吗?”</p>

“嗯,你想知道全文吗?”吴东表面认真点头,实则暗藏嘴角笑容。</p>

“想,这应该是诗的后面两句吧,前面两句是什么?”</p>

“我不记得了,等哪天我想起那一村叫什么,我再告诉你全部诗文。”</p>

姚名成顿感沉默无言,“可我不趁早想好,做出决定,我怕到时候会为形势所迫,走上不符合我自己心意的道路。”</p>

“你现在要做什么决定,说给我听听,我帮你想个主意。”</p>

以他两世为人经验,外加千年以后历史知识储备,解决一个少年人的烦恼,吴东还是胸有成竹的。</p>

奈何姚名成自己摇头拒绝,无法开口表明武穆遗志这类牵扯。</p>

以他区区一商贾之子,如何能懂得自己内心苦恼纠结?终究是白费口舌,对牛弹琴罢了。</p>

吴东也不好强迫他开口说话,便只能试图从其他方面入手,转移他的烦恼纠结。</p>

“你方才跟我讲的那诗文之灵,还没跟我解释清楚那是什么东西,你讲讲呗,哪首诗词里的诗文之灵?”</p>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诗文之灵我给它取名古原草,刚刚我在跟它说话。”</p>

姚名成抬起头来,心知他想转移自己注意力,无奈笑答。</p>

同为天涯安慰人,他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自己从王略离开院子,在躺椅上独自思量开始,纠结到现在。</p>

不也照样没纠结出个所以然来吗?</p>

要不是肚子饿的不行,他估计这时候还得留躺椅上继续纠结。</p>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

“好吧,我先不纠结了,还是要提升我自己儒道实力。归根结底,实力为本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