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向宋廷索取的“赔款”为:良马一万匹,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缣帛两千万匹、少女一千五百人……</p>
单说金银数额,就比金人第一次南下时多了二十倍!</p>
数目巨大,国库远远不够。</p>
而这时的钦帝可不敢对金国讨价回价,他态度强硬的责令权贵商户出资,不配合者斩立决。</p>
随着圣令降下,汴京真正的浩劫开始了。</p>
从三省六部到二府三司,全部投入明抢和搜刮之中。</p>
本应为民做主的官员,干起了强盗的活计,四处搜刮金银财物。</p>
并下令五户为一保,相互监督举报。</p>
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无人得以幸免。</p>
主动上交、告密揭发、被动抢夺。</p>
总之,无所不用其极。</p>
就连当今皇后的娘家,都未能幸免。</p>
皇后母族都如此了,平头百姓的日子便只会更艰难。</p>
百姓家中早就被乱军搜刮过了,已经身处饥寒交迫中,如何还能有银钱?</p>
在妻离子散中,正值壮年的男子,仿佛苍老了十岁以上,和曾经判若两人。</p>
易子而食,每日都在上演……</p>
经过半个月的紧张“筹措”,汴京勉强凑了七千匹战马,动用大内府库又调集了一千万匹绢帛,并在城中大肆搜罗青楼女子、歌妓舞女。</p>
甚至,将后宫中的低级侍女、宫嫔,通通送入金营……</p>
可即便是掘地三尺,东拼西凑,也才筹集了金五十余万两,银一千七百余万两,仍旧远远不够赔款数额……</p>
正月,金人以加徽号为由,命令宋钦帝再赴金营。</p>
钦帝吃过苦,已经不想再去了,可不敢不去。</p>
因为曾经他心中最坚定抗金的九弟赵构,弃他而去了。</p>
而各地的勤王大军也很识时务,纷纷投到了这位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旗下。</p>
从头到尾,只有张叔夜带着三万大军进入汴京,终究只是杯水车薪罢了……</p>
钦帝命孙傅、谢克家辅佐太子监国,随后准备出宫。</p>
钦帝觉得大金的最高要价不会超过两河之地,以及汴京财富。</p>
这些代价,他完全能够负担得起。</p>
放弃两河、牺牲汴京,宋金和平相处,祖宗基业犹在,他依然是大宋的赵官家……</p>
可武将一旦谋反,他就别无选择,只能沦为庶民。</p>
这笔“买卖”必须做。</p>
宫门外,文武百官均自发前来送行,数万百姓拉着赵官家的龙辇,大哭着膝行,请求赵官家不要去。</p>
百姓心中的赵官家是他们的“父母”,他们是钦帝的子民。</p>
他们之间像父子一样的亲密,钦帝爱护百姓,百姓也应该尊敬钦帝。</p>
而那些欺辱他们的乱军,全都是欺上瞒下的奸佞,他们的赵官家什么都不知道,被奸臣蒙蔽,仅此而已。</p>
百姓拼命拉住钦帝车辕,不放他们的赵官家出城门。</p>
钦帝心如刀绞,红着眼眶,挥别父老乡亲……</p>
抵达金营,他被扣留在一个四下漏风,连宫里下人房都不如的简陋破屋里,比上次的待遇还不如。</p>
时值寒冬,钦帝又冷又饿,度日如年,以帝王之尊体验了阶下囚的滋味,是他这辈子连梦里都不存在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