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59(1 / 2)

宋家人这厢欢天喜地回了前院。</p>

屋内,李氏与冷燕娘娘俩却被悦然的神来一笔,吃惊坏了。</p>

“枝枝,你真的想好要给村里买义田吗?这得花多少银子啊?你这孩子,有点钱就知道乱花。”冷燕娘心疼的直抽抽。</p>

这次给大闺女置办嫁妆的银子,大头都是秦王这个女婿掏的,闺女手里的银钱没咋动,但这些银子给自家买田不好吗,干嘛便宜外人。</p>

再说了,宋家庄虽然大多数人都姓宋,祖上都是一个老祖宗,但还有三分之一的旁姓。</p>

就算要照顾族人,也没有连外姓人也一起照顾的。</p>

这是准备连整个村子的人都养起来了。</p>

姥娘李氏也一脸不赞成。</p>

的确,就算是范公创立的范氏义庄,也只是惠及本族人,后世效仿者也无出其右。</p>

但悦然设立义田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女婴的生存权,倘若只管宋氏一族人,压根无法在宋家庄杜绝弃婴现象。</p>

只有惠及全村人,金钱与村规双管齐下,才能实现这一目的。</p>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p>

只有把全村人团结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既方便管理,整个村子也会有更好的发展。</p>

“就算女儿积善行德了。”悦然含糊一句。</p>

随即,她撒娇扑进姥娘怀里,道:“姥姥,几日不见,你们想不想我啊?”</p>

两人也想起今日是悦然回门的日子,忙不迭问起更加关心的事情来,秦王带你可好,这两日在王府住得惯不,府里的下人听不听话……</p>

听悦然说一切都好,李氏与冷燕娘才心中稍安。</p>

自家出身低,就怕外孙女(女儿)被人欺负。</p>

“娘,大丫姐嫁给那个捡到她的书生了吗?”</p>

悦然想起刚才在宋家人里看到的一抹熟悉的身影,即便尽量穿上了最体面的衣裳,依旧很是寒酸,头发有认真梳过,却没什么光泽。</p>

整个人显出了与年纪不符的沧桑。</p>

那人正是宋大丫。</p>

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了,怀里抱着一个,大的那个牵着她的衣襟,畏畏缩缩。</p>

而他身着长衫的夫君站在一旁,神情间难掩颓然。</p>

悦然猛然想起,这可是宋大丫“精心”挑选的夫君,难道这些年读书还没读出名堂,反而给读傻了似的。</p>

“可不是嘛?不嫁给他还能嫁给谁!”</p>

冷燕娘像是被打开了话匣子,随即说起来宋大丫婚后过得有多么凄惨。</p>

不分昼夜地绣花,供养夫君读书、科考,到头来那人每次考试都出状况,一直没考上举人。</p>

后来又与一位商家小姐看对了眼,要休妻另娶,还听信算命的话,说什么他考不中都是妻子宋大丫挡了他的运道。</p>

要不是宋家人压着不让,说他要是敢休妻,就告到县太爷那里,告他无故休妻,要剥夺他的秀才功名。</p>

有冷文才这个当官的岳家老爷,宋家人也算抖起来了,说什么也不能让别人休了自家闺女,不然还不得给十里八乡的人给笑话死。</p>

还有那什么挡了运道的话,若是被人当真了,老宋家女娃以后还怎么嫁得出去。</p>

自从宋老三的二闺女保下后,算是带了一个“坏”头,家里这些年又添了几个女娃。老刘氏骂几句也就罢了,并没强逼着把孩子丢出去。</p>

宋大丫的夫君就被吓破胆了,便将就着与发妻过下去。</p>

虽然每科必考,却依然颗粒无收,人也便从原先踌躇满志的少年,变成了一个阴郁青年。</p>

这次,一听宋家三房闺女攀上了秦王的高枝,他不由就精神一振,觉得自己的机缘到了,死皮赖脸地跟着岳家人来了京城。</p>

冷燕娘还在跟李氏嘀咕宋大丫遇人不淑,悦然就恍然觉得自己可能要给人赖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