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命真硬啊(2 / 2)

洛清微走了,刘厂长给老雷打电话,只说了一句回京了。放下电话,想了想,出门往林场去。</p>

见了面,才说的细一些,把自己的猜想也提了一句。</p>

俩人都沉默,真要是那样,这将来,可怎么办呀。</p>

国家又会怎么样呢?</p>

不敢深想。</p>

“等吧。”</p>

……</p>

“是啊,等着吧,咱们除了等,也做不了什么。”</p>

九月九日,大事发生那一天,沈家人坐一起听广播,生产队的大广播反复的播着新闻稿,一直没停过。</p>

说起以后,都沉默,最后结论,还是等着。</p>

等到了十月,下了第一场雪,去灾区救援的人都回来了。农场也到秋收最忙的时候,洛清微终于接到二舅的电话,电话里二舅声音都是抖的,“我这里很好,已经恢复工作了。你大舅,最迟年后就能回来。”</p>

</p>

喜欢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请大家收藏: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多的不能说。</p>

那就好,那就好。</p>

放下电话,洛清微已经泪流满面。</p>

刘厂长眼里也有泪花,“好事儿,好事儿。”</p>

可不是好事嘛。</p>

五天之后,广播通告全国,接着就是声势浩大的庆祝伟大胜利。</p>

本来农场是最忙的时候,还是放了一天的假,狂欢。</p>

知青院里,开始是笑和闹,后来不知道谁开始哭,最后变成整片知青院全是哭声。</p>

都知道他们为啥哭。</p>

也都以为,很快的,他们的苦难就能结束,可以回城。</p>

然而,并没有。</p>

狂欢过后,日子还是那样,没有新消息,没有任何改变。</p>

知青院的气氛,沉闷得如北大荒的冬天,白雪皑皑之下,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闷在房间里,猫冬。</p>

沈家人受的影响不大,三哥沈海随着建筑队回来了,因为表现突出,升了副队长。</p>

冬天建筑队不能干活儿,再加上救援时没休过假,一下给了三个月的假。</p>

大嫂怀孕五个多月,孕肚已经很明显,家里基本不让干啥,学校里也照顾,新学期没让当班主任,让教地理课,不坐班,教两个年级,六个班,一周六节课,两天就上完。</p>

二嫂也确定怀了三个月,开始有点显怀了。二哥沈山冬天活儿是最多的时候,也不像以前,远路就住在做活的人家,不回来了。这会儿,不管多远,只要不是大雪封路,骑着自行车,来回的跑,天天回家,今儿个拿个果儿,明儿个带个饼的。</p>

也都带着大嫂和老太太的份儿。</p>

大哥也一样,自打二嫂确定怀孕,大嫂有的,都给二嫂带一份儿。</p>

孕妇有的,老太太都有。</p>

别人是没这个待遇的。</p>

都有工作,都挣工资,家里只种口粮地,自留地打的粮,就够口粮的。再挣上一份工资,家里老人身体健康,不吃药不打针,没有孩子要养,挣得多花销少,日子是相当宽松的。</p>

这会儿有孕妇了,自然养的就好。</p>

有养得好的,就有养得不好的。</p>

“前街宋家生了个闺女,听着左手左脚各少了个小手指,他家那媳妇怀孩子的时候怕胖,不好好吃饭,瘦得麻杆似的,肯定是有影响了。婆婆怪罪,月子里只要宋成文不在家,就只给喝小米粥,不下奶,孩子指靠着小米汤活着,可怜见儿的。</p>

东院他王婶去下奶,说那媳妇儿累脱相了都。</p>

县里的工作也让家里给卖了,户口转回咱们生产队上,原来还是知青,多少有个盼头,这回真成农村户口了……”</p>

夏梦生了,生的那天洛清微知道,难产了,在家生了一天没生下来,送到卫生院去,夏梦说啥不让她近身,非让唐大夫给看。</p>

唐大夫不擅长妇科,卫生院也没有接生的条件。平时大部分人生孩子就是找接生婆在家里生。讲究点的,去县医院生,真没有到卫生院生孩子的。</p>

还是护士赵美琴,自己生了三个孩子了,有经验,学护士的时候也在妇产科实习过。也是实在没法子了,她上的。跟宋家找的接生婆一起,侧切把孩子取出来的。</p>

孩子生下仨小时,就出院回家了。</p>

就那么个折腾法儿,她不遭罪谁遭罪。</p>

都是该的。</p>

喜欢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请大家收藏: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