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剪秋三渡湘江(1)(1 / 2)

站着 作者qfr李青云 2877 字 3个月前

红军长征大部队行走到桂北的灌阳县,无线电连的王连长说:“京墨同志,我请求您将灵芝同志调过来。”</p>

京墨说:“王连长,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p>

“是的。敌人修改了无线电密码,包括在南京工作的独活同志,传过来的情报,我们都无法破译。”王连长说:“我们急需一名有经验的老同志,参加破译。”</p>

“调。”京墨简简单单地回复了一个字。</p>

灵芝和杜鹃,开始长征的时候,大概是出于保护女同志的初愿,京墨把她们编在医疗大队。灵芝接到命令后,立即回到干部团,问陈墨团长:“王连长的无线电连,在哪个位置?”</p>

“在灌阳县新圩镇。”陈墨团长的近视眼镜上,沾满了雾气,陈墨撩起衣襟,反复擦拭了几下,又戴上,但眼前依然是一片朦胧。陈墨说:“灵芝,多余的话,我不说,你注意安全哦。”</p>

北方的冷,是干冷,房门一关,室内温暖如春。夹在都庞岭与韭菜岭之间呈v字形丘陵谷地灌阳县的各乡镇,是湿冷,冷得叫人咬不稳牙齿,浑身上下打哆嗦。</p>

灵芝推开一扇木门,王连长正守在收发报前,头也不抬,说:“灵芝同志到了?哎哟,冷死了,请关上门。”</p>

寒风中,灵芝看到穿着一条单长裤的王连长,双腿在不停地发抖。</p>

“情况紧急,我们来不及生火。”王连长说:“灵芝,你来接收情报,我来生火。”</p>

灵芝解下背包上的被子,当作一件大风衣,裹在身上。一会儿,电报密码破译出来了。</p>

一,湖南军阀的三十万大军,围堵在湘江沿岸的各个渡口;</p>

二,广西军阀的八万大军,大约三天之内,抵达灌阳新圩镇;</p>

三,党参同志,被捕了。</p>

灵芝拿着电文,交给京墨。京墨打仗是外行,只好交给赤芍。</p>

赤芍接过电文一看,手指微微发抖,说:“调剪秋的34师,在湘江东岸构筑阵地,掩护大部队渡过湘江。调娃娃师长第五师,扼守在灌阳新圩镇,随时歼灭来犯之敌。”</p>

中午十一点半,剪秋跃下战马,问赤芍:“首长,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战斗任务?”</p>

赤芍说:“剪秋师长,你的手下,还有多少人马?”</p>

剪秋说:“还有一千多人。”</p>

“剪秋,现在,我交给你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是一场恶战、硬战、苦战。”赤芍说:“湖南军阀的国民党部队,占据了湘江各个渡口。你的部队,必须迎战周浑元十倍于你的敌军,为大部队渡过湘江,抢出时间。”</p>

“我知道了!”</p>

“剪秋同志,你还有什么要求吗?”</p>

“我确实有个小小的要求。”剪秋说:“京墨同志,这场恶战之后,我希望组织,能恢复我的党籍。”</p>

京墨说:“恢复党籍,有那么重要吗?”</p>

“是的,我个人认为,党籍比我的生命还重要。”</p>

“好!我会向组织建议的。”京墨说:“如果组织不胜任你的话,我们不会把34师,交到你的手上。”</p>

“周浑元是你的老对手,剪秋同志。”赤芍说:“周浑元这个人,私心杂念比较重,报复心特别重。第四次反围剿之战中,他吃过你几次败仗。他这次领命而来,肯定会想扳回一局,以洗前耻。所以,你得小心提防他。”</p>

看着剪秋匆匆离去的身影,赤芍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剪秋,多么忠诚的一名同志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