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雪比往年的大,需要的物资也比往年的多,加上北边突发大雪,便是没冻死的那些百姓,自己也没了吃的,哪里还有余粮?”</p>
“北境大军想征粮也征不上来粮,反倒把为数不多的军粮拿去救济了灾民,如今也是自身难保。”</p>
薛侯说着十分感慨。</p>
薛沉鱼和薛夫人薛淮他们面面相觑,都能理解他的惆怅。</p>
今年南边边境倒是暂时安宁了,却突发了旱情,赈灾就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续的灾后重建,也是需要花费大量银钱的;</p>
西边与西羌的小规模冲突一直不断,物资也不能少。</p>
加上今年的冬日,比往年要冷上一些。木炭棉衣本就紧缺,如今物资已经有些告急了。</p>
不过,这些是军报,刚到盛京,所以民间还没有收到消息。</p>
薛夫人也对今年更冷有一些感触,“今年的炭火确实是比往年要畅销一些,棉衣也比往年卖的多。”</p>
“之前鱼儿叮嘱我要多备些碳和棉衣,以备不时之需,咱们府里倒是不缺,但若是其他人家,炭火不足,一时半会的确实不好采买。”</p>
薛侯闻言惊讶地看着薛沉鱼,“你怎么知道今年冬天会冷一些?”</p>
“我怎么可能知道今年会冷一些?”薛沉鱼面不改色地道,“您没听见阿娘说什么?我是说,以备不时之需。”</p>
薛侯想想也是,他的女儿之前能猜到南方有旱情,是因为商队往来,带来了消息。这次肯定是因为她越发谨慎的个性。</p>
薛夫人和薛沉鱼对视一眼,都没说话,薛侯自己就把自己说服了。</p>
随后。</p>
薛沉鱼问道:“阿爹,你说北地雪灾是军报急报,按理说军报的内容是不能外传的。您既然开口了,是不是说明,这消息不是秘密了?”</p>
“是,最多明日,消息便会传遍整个盛京城的。”</p>
薛沉鱼心里突然沉沉的。</p>
……</p>
晚间。</p>
吕先生便派了人过来请他们一家三口。</p>
没有带薛淮和落落,是觉得他们两个是孩子,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让他们知道的好。</p>
所以,用过饭后,薛侯带着妻女去了吕老先生的小院。</p>
众人见面就是一番寒暄。</p>
吕先生看了看跟在后面的薛淮和薛落雁,有种想放弃的冲动。</p>
“吕先生不必担心,薛淮已经大了,何况他是个读书人,将来是要做官的,得早点明白民生之艰苦。”薛夫人说道。</p>
薛沉鱼也说道,“我们家落落陪我走了一趟岭南,也是见识过生离死别天灾人祸的,她只是年纪小,并非不通人情世故,所以吕先生不必担忧。”</p>
薛侯连忙点头,“对,她们说的都是我想说的。”</p>
他很好地起到了一个应声虫的作用,但在场没有一个人觉得他这样做不对。</p>
“那就都请坐吧。”吕老先生妥协了。</p>
齐夫人也吩咐人奉茶。</p>
吕老先生和薛侯在上座,薛家人分坐在两边,齐夫人和薛沉鱼挨着坐。</p>
“不知吕老先生喊我们过来是有什么吩咐?”薛侯开门见山问道,“若是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只要侯府有能力,一定尽力办到。”</p>
吕老先生摸着花白的胡子沉吟,也不知是在故作神秘,还是难以启齿。</p>
齐夫人受不了他这个磨叽的样子,径自道:“你有什么为难事就直说,跟他们这一家子,还装什么高深莫测的。”</p>
“如果是没有武安侯府,倾囊相授,你那个梦,就只能是个白日梦。”</p>
被戳破装高深莫测的吕老先生:“……”</p>
“……夫人,当着别人在的时候,好歹给我留几份薄面。”</p>
齐夫人翻了个白眼,懒得说话了。</p>
之后。</p>
吕老先生用自己组织好了语言,娓娓道来——</p>
“我有个学生,早年得罪上峰,被调去了北境任职,如今只是个小小的一县之长。他前日与我来信,说辖下遭遇百年不遇大雪,冻死牛羊与百姓无数。”</p>
“他早就上书朝廷,但消息仿佛石沉大海,久久未见朝廷批复,如今只能眼睁睁等死,和镇北大军却说北狄来犯,还要在他辖地强征军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