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将军遗孤?”</p>
梅贵妃说道:“太子记沈将军恩情是应该的,可沈家女不是许给了瑞阳侯府的世子吗?</p>
京都世家族都在称赞,世子是个一诺千金、言而有信、值得托付终身的良人。”</p>
“良人?”羡临渊对梅贵妃说,“母妃也这么觉得?”</p>
梅贵妃狐疑地看着儿子,又道:</p>
“谁人不知沈家女和瑞阳侯府世子,是青梅竹马的感情,她们二人也曾是京都贵胄中的一段佳话。</p>
沈将军为国捐躯,瑞阳侯府也不曾怠慢,将沈家女风风光光地迎进......”</p>
羡临渊不喜听到这些,打断梅贵妃的话,“儿臣还要上朝,先行告退。”</p>
“嗯?哦哦。”</p>
——</p>
瑞阳侯府的两辆马车一路行至皇城脚下,从马车里下来的正是沈清澜和贺映月。</p>
沈清澜上一世深居简出,与这个二姑姐没什么来往的情份。</p>
主要是因为贺映月,她是三皇子羡北辰的正妃人选。</p>
她的一门心思都在围着羡北辰转悠,现在想来应当是自己在她面前不值一提。</p>
宫门口的小黄门,早早就候在这里了。见是他在等的人,立即恭敬地迎上前来。</p>
“贺小姐,皇后娘娘心疼您舟车劳顿,特意令奴前来领站二位走近道前去凤仪宫。”</p>
“有劳公公。”</p>
沈将军在世时,沈清澜也随父亲入宫过几次。</p>
去过皇后的凤仪宫问安,不过那时没享有走近路的待遇,也不知道在宫里有人开后门,竟然这么便捷。</p>
沈清澜一行主仆在小黄门的引领下,很快便入了凤仪宫。</p>
她们入宫的时辰早,正好与各宫妃嫔,来皇后这里问安碰到了一起。</p>
皇后为中六宫之主,一身正红色的凤袍,上面绣着金色的凤凰,栩栩如生。</p>
她头戴凤冠,珠翠环绕,面容端庄秀丽地坐在上首。</p>
凤仪殿内的一众妃嫔,按位分次序分成两列,恭谨坐在两侧。</p>
下方左侧为首的一把雕花椅空着。</p>
沈清澜记得上一世,她入宫请安时,也是如此。</p>
直到她拜别皇后时,也无人提及此座上的人为何没来,仿佛大家对她的缺席都心知肚明一般。</p>
沈清澜二人走进殿内,恭敬跪地行礼,“侄媳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p>
沈清澜不论动作还是言语,处处透着大家风范,引得屋内的众妃嫔也挑不出,半点不合规矩。</p>
皇后微微点头,声音温和地说道:“起身,赐座。”</p>
沈清澜二人谢恩后,缓缓起身,退至一旁,右侧坐位里的一个年轻妃嫔道:</p>
“不愧是新婚燕尔的人,瞧瞧这气色,真是羡慕死了。”</p>
屋内的众人,有人起了头,平日里想巴结讨好皇后的人,也相争着吹捧起瑞阳侯府。</p>
“早前就听闻,沈小姐和世子是青梅竹马的感情,哪怕沈将军战死沙场,婚礼也一样没含糊呢!”</p>
“是呀,可见世子真是个会疼人的。”</p>
昨晚事发突然,想来消息还没传入皇后耳中。</p>
皇后娘娘坐在上首,脸上的神态,仿佛春日里绽放的花朵,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p>
整个凤仪宫都似沐浴在,一片温暖的阳光中。</p>
沈清澜看向贺映月时,她眼神中似有闪躲,却任由着殿内的众妃嫔,继续捧高踩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