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吃一顿,少一顿(2 / 2)

两人在车上闲聊一会儿,来到农垦局的住宅。

陈父是农垦局的领导,住的是前排的小楼。

看建筑风格应该是东洋人留下的,一共是三排日式小楼。

陈家在第一排第二户。

陈宝华把车停好,带着宁卫东一边往里边走,一边嚷嚷:“爸,妈,我把如意对象带回来了……”

推开房门,里边是水磨石的地面,陈宝华没换鞋,直接往里边走,宁卫东亦步亦趋跟上。

穿过一条三米多长的玄关,里边是客厅。

一个系着围裙,留着胡兰头的妇女起身迎出来,鼻子眼睛能找到几分赵如意的影子。

女人看见宁卫东上下打量,眉开眼笑的道:“真是好孩子!”

该说不说,宁卫东的卖相的确能拿得出手,任是谁看第一眼都跳不出毛病。

宁卫东叫了一声“大姨”。

本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虽然他跟赵如意还没领证,这个时候就不用矫情了。

陈母重重“哎”了一声:“快过来,让大姨好好看看。”说着便是带出了几分哽咽。

想是由此及彼,想到赵如意,又想到二妹妹,早早就没了。

宁卫东听话的往前几步,放下手里的礼物,让陈母拉住他手。

陈母仔细打量:“这大个子,一米八几了?”

宁卫东道:“刚过一米八五。”

陈母连连点头:“如意那丫头就高,找个个小的可配不上。”

说着又拍拍宁卫东手背,才撒开手跟旁边的陈父介绍:“卫东,这是你大姨夫。”

宁卫东忙叫了一声。

陈父面容清瘦,中等身材,留着浓密的八字胡,应了一声,也没多话。

这个时候,听到外边的动静,从厨房出来两个女人。

打头的,短发,圆脸,大扎大腚,皮肤特别白,不是白人那种白,而是白里透红,长的说不上多漂亮却相当耐看,手里拿着锅铲,打量着宁卫东。

陈宝华他介绍道:“这是我媳妇,你大嫂子。”

宁卫东忙叫:“大嫂好。”

陈大嫂应了一声。

陈宝华又道:“那是宝庆媳妇,你叫二嫂子。”

后边的女人点了点头。

相比陈大嫂这种典型的东北老娘们儿,陈二嫂长的更婉约,也更瘦。

不过,在天寒地冻的黑省,瘦并不是什么好事。

不抗冻,不耐造,赶上下雪天,脚下一滑,摔个跟头,身上有肉的,疼一下爬起来就走。

碰上身上没肉的就得直接拿骨头抗,弄不好就来一个骨折。

话音没落,身后的房门被人撞开。

一个胡子拉碴的汉子抱着个纸壳箱子,上边用红字印着‘北大仓’。

汉子放下箱子,里边一阵玻璃瓶碰撞的声音,竟是一箱十二瓶白酒。

宁卫东嘴角抽了抽,心说这特么是要玩命啊~

陈宝华介绍道:“这是宝庆……这是如意的对象,宁卫东。”

宁卫东忙叫声“二宝哥”。

陈宝庆哈哈一笑,把手上的线手套摘下去,跟宁卫东握手:“宁卫东,对你我可是久闻大名啊!”

宁卫东一愣。

陈宝庆挑了挑眉:“怎么,你自个还不知道?”

宁卫东真有些糊涂。

陈宝庆道:“旁人不知道,我们家人还不知道,如意那丫头是什么性子?我可都听说了,当初你们俩相亲,如意那丫头提了不少过分的条件……”

吧啦吧啦的,陈宝庆如数家珍。

一旁陈家诸人,除了陈宝庆媳妇,似乎都不知道这段内情。

宁卫东也不知道陈宝庆从哪听来的。

一旁的陈母皱了皱眉道:“如意这丫头!”又跟宁卫东道:“卫东,这事儿是如意不对,回头大姨打电话说她。”

宁卫东干笑一声。

陈宝庆瞅了宁卫东一眼,跟陈母道:“妈,这可不用你说,你知道当时我这妹夫咋说的?”

“咋说的?”陈母好奇,其他人也被勾起了兴趣。

陈宝庆瞅瞅宁卫东,惟妙惟肖学道:“我就问你,抗不抗揍吧~”

霎时间,众人目光齐刷刷落到宁卫东身上,弄的宁卫东怪不好意思。

其实他也没啥不好意思的,被更多人盯着他都不怕,挠挠后脑勺道:“都是玩笑,都是玩笑。”

宁卫东不知道陈宝庆从哪听的小道消息,却从侧面证明这个不修边幅的汉子,在京城有他的消息来源。

至于这件事,最开始的时候,赵如意跟宁卫东刚认识,还没什么感情,她跟人抱怨过,才传了出去。

但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不过是小年轻之间的玩笑。

陈大嫂子却是眼睛一亮,凑到跟前:“你真这么说的?”

宁卫东笑了笑,算是默认了。

陈大嫂还嫌不够,又问道:“真打了?”

却被陈宝华瞪了一眼:“赶紧做饭去。”

陈大嫂气势不弱的回瞪一眼,但在外人面前相当给自家男人面子,乖乖应了一声拉着老二媳妇回了厨房。

随后又提到宁卫东带来的礼物。

人家拎着东西进来的,总不能黑不提白不提的。

大抵的套路就是,来就来呗,拎东西干啥。

宁卫东道,都是如意预备的,让我带过来孝敬您和大姨夫的。

随后陈母又问了赵家那边的情况,还有宁卫东的情况,家里,工作……

直至两个儿媳妇叫众人吃饭才起身到餐桌这边来。

陈宝华、陈宝庆都有孩子,一个丫头一个小子,算上宁卫东一共九口人。

仗着家里宽敞,摆下一个大圆桌,一共十个菜,摆的满满当当。

陈宝庆拎出一瓶酒,递给他大哥,陈宝华打开,先给他爸倒上。

陈宝庆这边则给宁卫东倒酒。

宁卫东也不客气,任由陈宝庆倒满了。

一玻璃杯大概有三两。

剩下三个女人和孩子喝的汽水。

都倒满了,陈父先端起酒杯:“那个,我先提一个……”

老爷子明显是酒场老人,说了些场面话,最后还强调,不要干了,都是家人,先吃菜。

宁卫东浅浅喝了一口。

北大仓的酒还是相当不错的,酿酒的粮食好,技术是贵省的,是北方少有的,摸到几分茅台精髓的酱酒。

随后动筷子吃菜。

只不过这一桌子菜,着实让宁卫东暗暗心惊。

难怪八大菜系没有东北菜。

旁边的陈母还一个劲让:“卫东,你尝尝这个飞龙炖蘑菇……”

宁卫东瞅了一眼汤盆里的是二级保护动物。

“卫东,这个叫哈什蚂……”

“卫东,这是腊的梅花鹿肉……”

好在宁卫东没在桌上看见熊掌。

宁卫东也没客气,这些东西吃一顿少一顿,以后多少钱都吃不着了。

虽然外国还有货,问题是没厨子呀~以后一旦禁了,老厨子总不做手生了,新厨子压根儿不学。

陈家这一桌子则是家常味,吃的就是一个稀罕。

宁卫东甩开腮帮子,吃个五饱六饱,直至晚上八点,才从陈家出来,坐上陈宝华的吉普车。

陈宝华喝了将近一斤酒,肯定是不能开车的。

他媳妇坐上驾驶席,熟练的打火挂挡,回头道:“卫东兄弟,坐好了。”

宁卫东应了一声,顿时感觉到一股推背感,这辆212竟然被开出了轿跑的感觉。

……

与此同时,在陈家小楼里。

陈母跟二儿媳妇收拾桌子,剩下三个男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喝茶醒酒。

陈父虽然五十多岁了,身体相当硬朗,半斤多白酒下肚,也没什么不舒服。

陈家兄弟跟宁卫东喝了将近一斤,此时都是满脸通红。

陈父喝了一口茶,把搪瓷茶缸子放下,问道:“这个宁卫东,你们怎么看?”

老二陈宝庆道:“普通工人家庭出身,能拿下如意丫头,还能让二姨夫看中,当然不是一般人。”

陈宝华瞅了老二一眼,话都让他说了,自己说什么。

陈父看过来,沉声道:“老大,你说,他这次从京城出来是干什么来的?”

陈宝华道:“白天我问了一嘴,他没透露,只说路过,再加上前一阵子那个叫娜塔莎的,我寻思十有八九跟速联有关。”

陈父抿嘴点点头:“还行,那些酒没喝到脑子里。”

陈宝华咧咧嘴,没敢应声。

他平时没别的毛病,就是有些贪杯。

陈父道:“自从你二姨没了,再加上隔着上千公里,实在照应不到,咱家跟你二姨夫走动也少……”

陈宝华兄弟都没应声。

实际上他家跟赵家那边走动不紧密,远不是他爸说的这么简单。

固然有赵如意母亲去世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陈家跟赵家原先并不是一条船上的。

不过,那都是老黄历了,如今的情况早变了。

71年之后,陈父虽然运气好没受牵连,也是升迁无望,一辈子到头了。

反而赵父那边眼见着水涨船高。

本来陈家这边也不眼热,山高皇帝远的,过自己的日子,没什么不好的。

但上次赵如意主动联系,打听刘广志和娜塔莎的情况带来了一个契机。

同时,传来赵父更进一步的消息。

现在摆在陈家人面前的两条路:

要么维持现状,过几年陈父离休,陈家两兄弟很难达到陈父的级别,但将来也不失正处级别,甚至运气好,临退休时候,还能再进半级。

胜在一个稳,不用搅进京城的是非。

要么积极向赵家靠拢,重新打上标签。

好处非常明显,以陈父的资历,大有希望再往前拱一拱,也能为陈家兄弟未来打开空间。

但任何收益都伴随着风险,一旦做出抉择,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万一赵父这边有事,陈家也会受牵连。

一时之间,父子三人都陷入沉默。

直至几分钟后,陈宝华道:“爸,今天喝了,咱不说这个。”

陈父哼了一声,算是同意了。

却在这时陈宝庆道:“爸,大哥,我们单位下个月去京城开研讨会,要不我去一趟,跟二姨夫见见?”

陈父眼睛微眯,再次陷入沉默。

过了片刻又摆摆手,沉声道:“先不急,看这次宁卫东上哪。”说着看向陈宝华:“老大,你盯着点儿。如果这趟他真去速联……看看什么情况再说。”

陈宝华道:“爸,我知道了。”

……

此时宁卫东回到招待所,还不知道陈家的眼睛盯在了他身上。

虽然没少喝,但对宁卫东而言,一斤白酒还真不到哪儿。

回到房间洗了个澡,酒劲完全过去了。

看了看时间,快十点了。

正想躺下睡觉,明儿还得起早,却在这个时候忽然传来敲门声。

宁卫东刚躺下,胳膊肘撑起身子,往门口看一眼,示意宁伟开门。

来的是王叶。

宁卫东从她表情看出不是好事,立即坐起来问:“出什么事了?”

王叶道:“刚收到消息,黑河那边出了问题,我们得修改行程。”

宁卫东皱眉,注视着王叶。

对方只说出了问题,没透露具体什么问题,显然也没打算说。

宁卫东索性也没问,王叶不是他的下属,大抵问了也白问。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应对。

宁卫东沉声道:“我们的问题,还是对面的问题?”

虽然不问具体原因,但必须搞清楚滋生问题的地方。

王叶抿了抿唇道:“是对面,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针对我们的,现在还不确定。”

宁卫东皱眉。

对面针对他,想阻止他去?按说这完全没道理啊~

宁卫东只是一个没有官方身份的小人物,虽然这几年双方关系不好,但私下传递消息,有些人员往来,不是什么大事。

还是说,之前谢廖沙夫妇过来引起了某些人的关注。

宁卫东一时也想不通,明显王叶也不明白。

宁卫东道:“备用方案呢?别说你没准备。”

——八千字,求订阅。

某音码字打卡,欢迎围观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