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发现杀人案(2 / 2)

喜欢赵德的四合院生活请大家收藏:赵德的四合院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听到这话,那个被称为“大个”的人回应道:“我看了下,包里倒是有一些钱,但数量并不多,还不到三十块。不过,里面还有两包中药,也不知道是什么药,用来治疗什么疾病的。”说完,他将手中的提包扔到了地上,表示不满和失望。</p>

那个兄弟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开口道:“大哥,最近咱们打劫的那些人实在没什么油水可捞啊!我觉得咱们得想个办法才行。”他顿了一下,继续说:“要不咱们提前去踩踩点?这样一来,咱们就能找到更有钱的目标,收获也能多一些。”</p>

大哥听了这话,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说:“这事不太好办啊!要是咱们提前去踩点,那暴露的风险就太大了。而且,一旦被发现,留下的破绽也会更多。”他叹了口气,接着说:“还是现在这样好,虽然每次打劫的收获不多,但至少警察找不到尸体和案发现场,也就掌握不了太多线索。”说完,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p>

“大哥,我觉得咱们这样盲目打劫,确实很难有大收获。不如这样,咱们可以试着寻找那些长期往返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商人,他们往往携带大量现金,而且警惕性相对较低。”</p>

大哥沉思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兄弟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仍然有所顾虑:“可是,那些商人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而且,他们一旦遇到危险,很可能会选择反抗之后就会报警。这样一来,咱们就要面临更大的风险。”</p>

这时候弟弟笑了笑,信心满满地说:“大哥,这个您就放心吧!我有办法让他们主动找上门来。只要咱们稍微布局一下,保证能让那些商人自投罗网。”</p>

听到这里,大哥倒是露出了好奇的表情。弟弟神秘地笑了笑,然后凑到他耳边,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这时候赵德也已经阅读完了这个精神体里边的记忆碎片,原来这个倒霉蛋叫沈海龙,祖籍天津,是天津标准件厂的一名工人,今天之所以来到京城实际上是因为他父母目前住在京城,</p>

沈海龙这人基本上每隔一个月就要趁着假期回到京城住两天,一方面是要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另一方面也是要探望一下自己年迈的父母。每次回京城沈海龙总是坐一趟下午出发的慢车,晃荡两个小时也就到站了,今天是因为厂里有事所以走得比较晚,于是就乘坐了一辆过路的火车。这也导致了他到站的时间比较晚。</p>

要不说认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呢,这不是第一次这么晚到站,着急忙慌得往自己父母家里赶过来,也是着急了为了快点到家,所以选择了这一条以前不会选择的道路。这不就刚好被这两兄弟看到了,临时起的歹意,就把沈海龙给一棍子敲死了。这也就是当时赵德听到的那个声音的原因。</p>

赵德了解了事情的大致情况之后,心中暗自思索着:“既然这样,那我还是不要轻易露面比较好。不过,我可以帮个忙,去一趟派出所,将这件事告诉警察,让他们过来处理。”他觉得自己只需要向警方提供线索,然后在一旁观察,确保这两名穷凶极恶的罪犯不会逃脱就行了。想到这里,赵德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跳出了院墙。接着,他迅速跑到关闭的校门前,仔细查看了门框上的门牌号。tuyv</p>

只见上面写着:《枫树街 16 号》。赵德看着这个名字,总觉得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皱起眉头,苦思冥想了一会儿,还是毫无头绪。最后,他决定先不管它,赶紧从空间里找出了纸笔,将这件事情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并特意标注上了门牌号。</p>

做完这些后,赵德便迅速离开了现场,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附近的派出所。当他到达时,已经接近深夜,但派出所仍然灯火通明。赵德围着派出所转了一圈,发现这时候派出所里边的值班民警大多还没有休息。此刻,他们正聚集在前院的值班室里,有的在悠闲地喝着水,有的在专注地阅读报纸,还有两位上了年纪的警察正在一旁的桌子上认真地下着象棋。</p>

喜欢赵德的四合院生活请大家收藏:赵德的四合院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