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各怀鬼胎(2 / 2)

家父是康熙 大司空 1463 字 1天前

俗话说的好,近水楼台先得月!

老三再得圣宠,也不如每天待在畅春园内,绕着康熙转的胤禑。

张玉书打定了主意,只要胤禑不表态,他绝不表态。

李光地没看胤禑,他一直死盯着张玉书。

如果说,李光地现在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没有取张玉书而代之!

不过,一废太子之时,李光地故意装傻,没有替康熙传话出去,圣眷明显不如以前了。

老十三和胤禑,都不赞同老四带兵打仗,老四拗不过他们,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老四不打算带兵出击了,并不意味着,他就会眼睁睁的看着老三抓兵权。

当年,老四被太子踢下台阶,昏过去那事,起因就是老三在太子的跟前,进了谗言。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即使康熙的脑袋被门夹了,也不可能让老四带兵出战。

老四自己确实没希望了。但是,拖老三的后腿,不让他摸兵权,老四还说得上话。

康熙没有表态,扭头问温达:“你觉得如何?”

温达哈着腰,小声说:“回皇上,奴才以为三阿哥能文能武,颇堪大任!”

老四的心房陡然一震,好家伙,温达啥时候和老三勾搭上了?

“四阿哥?”康熙还是没表态,转而问老四。

老四的态度异常鲜明,当即表态说:“回汗阿玛,十五弟曾经率军长途奔袭,出其不意的震慑住了通州大营,确保了整个京畿的安稳,臣儿以为,十五弟乃是真正的帅才!”

“十五阿哥,你自己怎么看?”康熙不动声色问胤禑。

康熙有句经典名言,胤禑一直牢记于心,即:朕不给,你们不能抢!

坐稳皇位的根本,就是牢牢的掌握兵权!

谁敢觊觎兵权,天然就会惹来康熙的警觉!

所以,胤禑哈腰说:“回汗阿玛,臣儿若是带兵出征了,手头的差事,交给何人?”

这话说的妙到了毫巅!

作为畅春园的大总管,胤禑每天忙的没空喝水,不夸张的说,一个人当五个人用。

若是胤禑带兵走了,谁来填补遗留的那么多空缺,就成了很棘手的问题。

皇子和满洲重臣都问了个遍后,康熙这才问了张玉书。

“素存,你觉得呢?”

张玉书拱手道:“回皇上,臣以为,兵贵精不在多,增援地形险要的巴里坤,三千兵足矣。”

老四深深的看了眼张玉书,这个老家伙,真是一只老狐狸。

张玉书的话,看似说的是增援兵力的问题,实际上,从侧面否定了皇子带兵的可能性。

区区三千兵以内,竟然需要皇子阿哥亲自率领,难道说,大清没有能战之将了么?

李光地见康熙的目光投到了他身上,便不慌不忙的说:“禀皇上,臣以为,四阿哥可担此任。”

老四差点惊掉了下巴,李光地那可是人尽皆知的八爷党啊!

胤禑起初没明白,仔细一想,随即搞懂了李光地的弯弯绕。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老四的武力值,不值一提?

但是,满朝文武,都知道,老四的亲弟弟老十四,从小喜欢兵事。

李光地还清楚的知道,只要他敢直接推荐老八带兵出战,康熙就敢把他的漂亮儿媳妇,赏给胤禑享用。

但是,推荐老十四,就没有那么敏感了。

每个人都问了之后,康熙并未当场作出决策,而是淡淡的说:“改日再议!”

老四走出清溪书屋的时候,很是欣慰的看了眼胤禑。

十五弟,是真的没有野心,而不是装出来的没有野心!

站在老四的立场上,他自然希望胤禑挂帅出征,趁机帮他掌握兵权了。

但是,胤禑不贪权的态度,更让老四感到满意。

老四还没走出畅春园的小东门,就被梁九功叫了回去。

康熙问老四:“此间没有外人,你觉得三阿哥如何?”

老四暗暗冷笑一声,老三啊,你就别做梦了,谁都可以抓兵权,就你不行!

“回汗阿玛,臣儿以为,若是三哥带兵增援的话,各种典籍的精修大事,显然就要停摆了很久了。”老四故意提醒康熙,老三的本职工作是修书,而不是带兵打仗。

“延信呢?”康熙搞清楚了老四的态度,便又问他。

老四仔细的想了想,说:“延信在御前多年,办差一直很谨慎,只是未曾带兵经历过大战罢了。”

康熙点点头,说:“跪安吧。”

PS:三更在凌晨了,求赏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