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他真是没少闹(1 / 2)

宋子玉出去先安抚了李四等几家的情绪。</p>

随后,出去请大夫的人也回来了。</p>

全镇子一共三个大夫,他请来了两位。</p>

李四见大夫前来不明所以,“大人,这是。”</p>

秦松立刻上前,“没看见我家郎君手还吊着呢吗?”他也没好气地说。</p>

他们同时看向宋子玉,手臂受伤,确实应该看看大夫。</p>

也因为这个,他们才没有胡搅蛮缠。</p>

宋子玉将二位大夫分别去到两个雅间。</p>

同时看两位的诊断结果是否一致,这样就不怕敌人的算计。</p>

长公主见到两位大夫诊断一致之后,才肯放宋子玉离开。</p>

“这回,你放心了?”宋子玉轻柔地说。</p>

长公主点了点头,“早去早回。”</p>

“知道。”宋子玉长叹一口气,“希望乐观能帮助度过困难。”</p>

她留下这句话转身离开。</p>

可长公主心里十分忐忑,虽然宋子玉并不在乎人言,可她那个母亲就不一定了。</p>

宋子玉走出雅间,见到等候多时的李四等人。</p>

他们眼巴巴地看着宋子玉,她心下一软。</p>

都是可怜人。</p>

“县衙还需各位带路。”宋子玉客客气气地说。</p>

其中有个壮汉十分客气,“大人受伤了还能帮我们,我们已经很感激了。”</p>

秦松倒是对这个人印象不错,“兄弟,怎么称呼。”</p>

“草民赵强。”</p>

可有的人听到却不乐意了,调侃道:“那还不是我们李四哥求的。”一位簪花的年轻妇女说。</p>

秦松听到立马不悦,“你可知道我家大人若是管了你们的事得付出什么代价吗?”</p>

宋子玉连忙拉住他,“先到县衙见过县令再说。”</p>

赵强倒是明事理的人,他清楚就算宋子玉京城的官员。可这是风车县,县官不如现管。</p>

这个道理他懂。</p>

“别吵了,大人也没说不管。”赵强呵斥了那簪花的妇女。</p>

“走吧!”宋子玉低声跟秦松说。</p>

秦松示意两个手下王辉和李鑫跟着他们走。</p>

赵强也跟在他们后面。</p>

李四见状也跟了上去。</p>

等到出了福来酒楼之时,李四则上前。“大人,我们离县城只需要走上半个时辰就行。”</p>

半个时辰?</p>

那岂不是一个小时?</p>

他们这群人不是像是会骑马的样子。</p>

看来,他们得坐马车了。</p>

幸好,他们来宋家镇的时候有四辆马车。</p>

“我们先去宋家取下马车,这样到县衙能快一些。”宋子玉看向李四。</p>

李四立刻就明白宋子玉根本不认识路,“我来带路。”</p>

等他们到了宋家之时,那三辆马车就停在院中。</p>

那些跟着宋二爷等人的侍卫在帮忙收拾院子。</p>

宋子玉初入之时,也觉得这个比在京城的宋家大得多。</p>

而且位置也还不错,离繁华的街道很近。</p>

宋二爷瞧着宋子玉来了,“四郎。”</p>

宋子玉将想法说出来,“二郎和宋易的束修我会出,至于田产我也会置办好。”</p>

“不用这么多。”宋二爷倒是觉得宋子玉做得够多了,他心中有愧。</p>

“至于宋易,我答应了大伯父让他认祖归宗。”宋子玉瞥了一眼站在后方的众人。</p>

“现在二伯父是这个家的大家长,顶梁柱。”</p>

宋二爷明白宋子玉什么意思,“这件事教给二伯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