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摩格入京(1 / 2)

此时,一个身影在她身前停下,沈眉儿泪眼婆娑地抬头望去,只见是竹息姑姑。</p>

这位太后身边常年侍奉的姑姑,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双目空洞无神,身体僵硬,但手中却紧紧握着一卷诏书。</p>

竹息姑姑缓缓展开诏书,声音沙哑而庄重:</p>

“惠贵妃沈氏接旨。”</p>

沈眉儿心中虽有疑惑,但仍恭敬地跪好,聆听诏书内容。</p>

“中宫失德,哀家深感六宫无主,难以维系。</p>

惠贵妃沈氏,才情出众,品德高洁,特册封为皇贵妃,以正六宫之序。”</p>

众妃闻言,一片哗然。</p>

沈眉儿也惊讶地抬起头,望向竹息姑姑。</p>

竹息姑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娘娘大喜,快接旨吧。”</p>

沈眉儿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恭敬地接过旨意,道:</p>

“臣妾定不负太后娘娘深恩厚望。”</p>

竹息姑姑环视四周,眼神中透露出苍凉与疲惫。</p>

她缓缓说道:“寿康宫的宫人,就请娘娘妥善安排,给他们一个好出路吧。旨意既已送到,奴婢也该去陪伴太后娘娘了。”</p>

话音未落,竹息姑姑猛地起身,一头撞向柱子,顿时鲜血四溅,倒地不起。</p>

沈眉儿大惊失色,连忙命人搀扶,但竹息姑姑已经没了气息。</p>

又是一番忙乱的收拾与安排。</p>

沈眉儿强忍悲痛,指挥着宫人收殓竹息姑姑的遗体,又带着众嫔妃再次跪下。</p>

太后在临终前还扶了她一把,册封为皇贵妃,位同副后。</p>

而竹息姑姑只是宣读旨意后便触柱而亡,没有提及任何太后的嘱咐。</p>

或许在太后看来,这一切都是不需要多言的。</p>

沈眉儿苦笑一声,太后是了解她的。她知道这样的话,自己将来必然会更加善待乌拉那拉家族。</p>

太后拿出了这么大的诚意却只字不提要求,这怎能不让她动容呢?</p>

就在这时,雍正满心悲戚地走了进来,他目光呆滞无神,跪在太后灵前痛哭流涕。</p>

随后,雍正帝为太后追赠谥号,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并下令将其与先帝合葬于景陵。</p>

他命大臣们隆重操办丧事,自己则身穿重孝,为太后守灵,并决定停朝一月,不坐正殿以表哀思。</p>

皇贵妃的册立在前朝掀起了一阵小波澜,但皇后已形同虚设,加之这是太后的遗愿,因此也无人胆敢提出异议。</p>

此举无疑让弘暄的身份更加显赫。</p>

虽然国丧期间,皇贵妃的册封大典尚未举行,但满宫上下都已开始尊称沈眉儿为“皇贵妃”。</p>

身份的转变也让沈眉儿往日的诸多顾忌逐渐消散。</p>

比如如今她频繁前往养心殿,这在以前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p>

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不断,雍正心中焦虑,肝火旺盛。丧仪之后,他整个人消瘦了许多,嘴唇也因内火旺盛而干裂。</p>

沈眉儿叫御膳房今日多制些天麻当归鱼头汤,夏枯草煲猪肉等清泻肝火的食材,又亲手熬制了一碗葛仙米菊花汤,端往养心殿。</p>

案头上奏折堆积如山,雍正坐在蟠龙雕花大椅上,声音疲惫而慵懒,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只是随口道:“你来了。”</p>

沈眉儿轻声细语地说:“臣妾炖了些凉茶,希望皇上能静心平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