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绾绾君心(1 / 2)

三日后,甄嬛被废去所有封号和位份,逐出皇宫内苑,退居京郊的甘露寺带发修行。</p>

崔槿汐和流朱两人执意与其随行,宫中余下宫人多拨到了启祥宫延庆殿照顾公主。</p>

端妃把公主抱到手中那一刻,感动得流泪,她执了甄嬛的手道:</p>

“我知道,公主给谁养育都可以,是你体谅我没有孩子可以依靠。我一定视绾绾如己出。”</p>

惜答应也终究是前来相送。</p>

言语间提及当日襄嫔的宫女音云一事,两人不欢而散。</p>

甄玉姝恨声道:</p>

“甄家的恩情我已经还清了,日后不会再与你有任何瓜葛。”</p>

甄嬛对这一切都已经不在意了,她只想尽快离开这耗尽了她巨大心力和感情的后宫。</p>

随身携带的不过是一些最必要的东西,一应衣物首饰,皆留在了碎玉轩,唯独取出了一把“长相思”抱在手上。</p>

在这紫禁城后宫之中,有人失意,就有人得意,有人衰败,就有人绚烂,有人离开,自然也有人趋之如骛。</p>

沈眉儿默默地站在永和宫宫门之前,遥遥看着甄嬛一行人逐渐远去。</p>

她其实一直对于甄嬛出宫的决定有所不理解。</p>

若说是为情所困,以甄嬛的手段和心性必不至于远离宫中一切是非。</p>

只要她想,复宠就是分分钟的事,可她为什么非要出家去甘露寺过苦日子呢?</p>

沈眉儿这个念头在脑海中盘桓多日,此刻就在甄嬛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口时,她终于想通了其中的关窍。</p>

原来,自请去甘露寺带发修行,才是甄嬛最明智的抉择。</p>

那么甄嬛是什么时候下定决心离开皇宫,而选择出家的呢?</p>

是在她怀着八个月身孕,失宠被禁足,同时又听说家人获罪,被贬到宁古塔苦寒之地的时候。</p>

也是在知道皇帝对她不过是“纵得莞莞,莞莞类卿,暂排苦思,亦除却巫山非云也”的时候。</p>

她自以为和皇帝两人郎情妾意,春风化雨般美好,结果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个替身。</p>

这个打击对于心高气傲的甄嬛来说,不悖于五雷轰顶。</p>

或许那时的甄嬛是真的是始料不及的痛彻心扉和失望。</p>

也正因为这一系列打击,导致了她早产生下了女儿。</p>

难道仅仅因为这些,甄嬛就看破红尘,想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了吗?</p>

别忘了,她还有一个刚出生的女儿,还有在朝为官尚未洗清罪名的父亲。</p>

况且,甄嬛本身也就是心气高,善于谋略攻心之人。</p>

这样走她能甘心吗?</p>

所以自请出宫修行,选择韬光养晦,是她,或者说是崔槿汐和果郡王早就为她安排好的一条路。</p>

只不过找了这么一个合适的契机而已。</p>

首先是,打消太后疑虑,让太后放心。</p>

对于后宫干政,一直是历朝历代皇族禁忌。</p>

世祖鉴于明代宦官专权的教训,悬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于交泰殿,成为一条世尊罔替,金科玉令的祖制。</p>

在这条律令之下,后宫妃嫔和太监禁止干涉朝政。</p>

但是,甄嬛在和皇帝的相处中,已经不止一次谈及朝政。</p>

如甄嬛主动提议给华妃复位,还有,封敦亲王之女为恭定公主一事,当初也是甄嬛出的主意帮皇帝化解了难题。就连处置年家,都有甄嬛的参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