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落井下石(1 / 2)

当皇上在养心殿为此大发雷霆时,华妃已经跪在殿外苦苦哀求。</p>

她一日之内求见了三次,甚至把头都撞破了,悲声哭喊道:</p>

“皇上如何惩罚臣妾都无所谓,只求您留下兄长一条命。就当是留下一条犬马在身边尽忠效力吧!”</p>

雍正也只冷冷吐出两个字:</p>

“不见!”</p>

但听着大殿之外传来的声声悲戚,又有些不忍心,他和年世兰到底是多年的情分。</p>

许多事也是雍正有所亏欠,便对着苏培盛道:</p>

“找太医医好她的伤,让她回宫好好待着。”</p>

复才提起朱笔在奏章后批复道:</p>

“朕念及年羹尧在青海的功绩,不忍施以极刑,特赐其自尽。</p>

未满十四的女眷没入宫廷为婢。年富问斩,其余诸子一律戍边,终身不得回朝。”</p>

不过年羹尧的继室奉恩辅国公之女觉罗氏,因为怀着年氏的血脉,被雍正赦免。</p>

至此,曾经在前朝显赫一时,风光无限的年氏一族,烟消云散。</p>

虽说前朝之事不便牵连后宫,但华妃在宫中树敌无数,自然有人不会,也不肯放过了她,更何况她已经是孤身一人,再无家族可依了。</p>

甄嬛胜券在握,径直走入了启祥宫延庆殿。</p>

端妃已侯她多时了,唇角扬起一抹得意畅快的笑容:</p>

“如今华妃已无所依靠,犹如飘萍,听说芝答应也被皇后下令从翊坤宫绛云阁迁了出来。”</p>

甄嬛自然晓得端妃言下所指,抿嘴一笑:</p>

“我们自然不能出面,总要避嫌。况且,若非华妃亲近之人,所知内幕也有限。”</p>

她轻声在端妃耳边道:</p>

“该是用人的时候了。”</p>

并向端妃承诺会将温宜公主夺来交于她抚育,二人密谋良久,想来计策再无错漏,甄嬛才心满意足地离开。</p>

不久,答应曹琴默至景仁宫向皇后告发:</p>

当初圆明园温宜公主吐奶严重之事,乃是华妃年世兰下药争宠所为,又在事情败露之后,意图以木薯粉嫁祸给莞贵人。</p>

宜修正愁要如何收集罪证对付年世兰呢,闻言如获至宝,忙道:</p>

“曹答应既然早已知情,为何不早说?”</p>

曹琴默垂泪道:</p>

“嫔妾当初被皇上禁足在烟雨斋,本不知情。后来回宫以后听闻了此事,才向华妃求证。</p>

可嫔妾受了华妃蒙蔽,只一心以为是莞贵人所为。</p>

直到后来一日嫔妾偶然听见华妃和周宁海聊起当日小厨房的事情,让周宁海派人对那总管的家人赶尽杀绝,这才知晓。</p>

可惜嫔妾不小心被华妃娘娘发现,她便威胁嫔妾不得泄露分毫,否则就要把温宜公主从嫔妾身边夺走。”</p>

她一番哭诉,闻者无不动容:</p>

“可怜温宜小小年纪,就遭此劫难,差点连性命都丢了。嫔妾身为人母,实在是心如锥刺啊。</p>

但为了温宜能一直在嫔妾身边,嫔妾不得不忍耐!”</p>

当年温宜公主吐奶之事,人人心中都有疑虑,沈眉庄更是指出了其中的诸多不合逻辑之处。</p>

年世兰迫于无奈,只能将方壶胜境小厨房的总管太监推出顶罪。</p>

只可惜,当时皇上并不愿追查下去。</p>

宜修对那日之事心里清楚如明镜一般,却故作悲悯之态,假意叹息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