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往筑水堂走的这一趟,并不白来,起码让沈眉儿心中认定了对弘暄下手的人,是皇后。</p>
细想,以宜修的脾性,能容忍自己生下孩子怕也是有太后压制的缘故。</p>
若寻到了机会,岂会放过?</p>
有了时疫这么好的借口,可不就腾出手来对付自己了么?</p>
沈眉儿想着此间心情不好,连着饮食也清减了不少,只是恹恹地没有胃口。</p>
取了琴来拨弄两三下就觉得腻烦无比,随手搁了,就去伏到紫玉珊瑚屏榻上躺着。</p>
翌日雍正来看弘暄时,对沈眉儿说一句:</p>
“弘暄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史氏畏罪自戕,朕也下旨让史家受了重罚,你心里也该好受些。</p>
乳母桂娘虽无伤人之意,可也是不够谨慎才让旁人有可趁之机,赐了银两送出宫去罢。</p>
日后永和宫你要更谨慎些,照顾好小阿哥。”</p>
这便是不愿意再查下去了,或者说皇帝已经查到线索,但却不愿追究。</p>
不管是哪一样,此事都已尘埃落定。</p>
沈眉儿垂泪道:</p>
“皇上处理妥善,臣妾没有意见,只是史氏害的暄儿受苦,我一想到此事就后怕不已。</p>
恕臣妾不敬,皇后娘娘管理后宫确有疏漏之处,以致时疫之事在后宫横行。”</p>
雍正沉着脸倒也没有怪罪,默默片刻道:</p>
“皇后身子总是不大好,也不能统顾全局,朕心里有数了。”</p>
......</p>
第二日往皇后宫中请安,不料今日雍正也在。</p>
请过安坐下,闲话了半晌,雍正见众人俱已来齐,方指着华妃道:</p>
“宫中疫情稍有遏止之相,华妃功不可没。着今日起复华妃协理后宫之权。”</p>
华妃盈盈起身道:</p>
“谢皇上。”</p>
她的气色极好,很是润泽,仿佛是知道雍正要复她权位,打扮的也异常雍容妩媚,艳光四射。</p>
雍正道:</p>
“华妃你要恪守妃子本分,好好协助皇后。”</p>
这话听在甄嬛耳中,如石击心,心口越发难过,几乎咬住了嘴唇,她不愿见到的,终于来了。</p>
紧紧握住手中粉彩百花茶盏,暗暗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发作。强忍住心头气恼,随众人起身相贺华妃。</p>
皇后亦淡淡笑道:</p>
“恭喜华妃妹妹了。”</p>
华妃甚是自得,顾盼间神采飞扬。</p>
沈眉儿笑着对雍正躬身说道:</p>
“华妃娘娘立了大功,阖宫上下无不感念娘娘的恩德,莫说协理六宫,就是贵妃之位也当得。”</p>
众人不解惠嫔向来与华妃不算和睦,缘何此刻会为她请功?</p>
华妃也是有些犹疑,宜修面色微变:</p>
“宫中高位嫔妃之位一向不多立,华妃......”</p>
然而皇后话音未落,雍正却打断了她的话:</p>
“惠嫔所说有理,单就让六阿哥免受时疫反复之苦的功劳,朕也要多加褒奖。”</p>
“皇上说的是,为了暄儿的事,臣妾还尚未向华妃娘娘致谢。”</p>
沈眉儿起身向华妃一拜,道:</p>
“臣妾别的不足以表达感谢之意,只得求皇上的金口,为华妃娘娘锦上添花。臣妾恳请皇上晋华妃娘娘为贵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