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转身去了寝殿内,采星正推着升摇车哄着孩子睡觉。</p>
傅子竣快步上前,细致地为孩子诊脉,随后轻轻吐出一口气,神色稍缓:</p>
“六阿哥目前看来还算安稳,但仍然需要密切留意,若有发热迹象,便麻烦了。”</p>
沈眉儿这才稍稍镇定下来,连忙追问:</p>
“可有提前防治之法?”</p>
傅子竣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引经据典道:</p>
“古籍《圣散子叙》中提到,疫情肆虐时,可晨起于大锅中熬制药汤,无论老幼贵贱,皆服一大碗,可保邪气不入。</p>
《本草汇言》亦载,淡豆豉乃治疗时疫之良药,能发汗解表、清热透疹、解郁解毒。</p>
但这些仅为防护之法,却无法根除。</p>
微臣还需要再进一步查阅古方,方能对症下药。”</p>
沈眉儿此刻心急如焚,对他掉书袋的话一点也听不进去,只催促他务必想出对策。</p>
随后,她转向采月,急切吩咐:</p>
“你速将此事禀报皇上,请皇上再多送几位乳母来永和宫。”</p>
又对傅子竣请求道:</p>
“傅大人,这里就拜托你了,务必做好一切防护。”</p>
安排妥当后,沈眉儿便守在弘暄身旁,寸步也不愿离开。</p>
雍正得知永和宫的消息,亦是心急火燎。</p>
即刻命小夏子送去防疫药材,并严令傅子竣时时关注六阿哥的状况,同时责令太医院尽快研制出救治的方子。</p>
然而到了午后,弘暄突然开始咳嗽,娇嫩的脸上也开始逐渐涨红。</p>
急得沈眉儿直团团转,傅子竣也是神色凝重,如临大敌。</p>
他迅速调配药物,以干蓝、凝水石等研磨敷额,又以甘遂煮浆水,去面炒黄研末,分与乳母与小阿哥服用。</p>
又跪在沈眉儿面前,恳切道:</p>
“娘娘,您也需保重身体,此处交给微臣,微臣定当竭尽全力护佑六阿哥周全。”</p>
沈眉儿却是充耳不闻,弘暄的每一声轻微的咳嗽,都像重锤般敲击着她的心。</p>
她双手紧紧握住弘暄的小手小脚,目光从不离开半分。</p>
傅子竣无法,只得教给沈眉儿一种民间常用的推揉之法。</p>
从劳宫至曲泽,逆推心包经,以泻肝经之火、补脾经之血,能缓解高热之状。</p>
沈眉儿依样照做,确实也减轻了弘暄的些许痛苦。</p>
而当永和宫派人和雍正汇报,说小阿哥突发高热,恐怕不慎染疾时,雍正大怒下砸碎了手中的和阗白玉茶盏。</p>
即刻让苏培盛叫来太医院章院判和左右院正,大声怒骂:</p>
“混账!朕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无论如何要给朕治好六阿哥,否则朕饶不了你们!”</p>
......</p>
这一夜,永和宫灯火如昼,通明不灭,映照出宫内众人焦虑不安的心绪。</p>
连太后和皇后也派人过来了一趟,询问弘暄的情况,只是被沈眉儿打发了。</p>
而雍正更是亲临永和宫,坐镇其中。</p>
直至凌晨曙光初现,都未曾离开。</p>
第二日的御门听政,更是已经早早通知朝臣们罢朝一日。</p>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惊。</p>
要知道,自雍正登基以来,从未有过一日不临朝听政。</p>